你按脚了吗?在最冷的扬州,享受最热的激情

体育 04-02 阅读:6 评论:0

天气可真冷,一早上5点多就出发往起点时,6℃,印象中是自己最冷的一个半马了。起跑前,5℃;两个小时跑完,也才9℃。这样的冷,对马拉松比赛,可是福音。

这是一个适宜出成绩的气温。扬州半马邀请了不少精英选手,一方面是为了冲击白金标所需,另一方面也瞄准赛事纪录。果然,赛会男女纪录双双被破,男子新纪录乃国内第二好的半马成绩,女子则是前三名齐破纪录。

我是连续跑了两年扬州半马,赛事有一些没变的地方,比如起终点和赛道,但不同运营商,风格不一,变化其实蛮多的。总体感觉,扬州半马正走在迈向更好体验的路上。

契合时下国内马拉松参赛物料上的卷,参赛包、完赛包都挺用心,有个专门定制的背包,很实用。完赛奖牌颇为考究,还有印鉴功能,装奖牌的盒子里,竟然提供了印油,有趣吧。

赛事集结,去年走了好长好长的路,刚下车走了一个路口就看到起点了,但不让走,绕了一大圈。今年优化了,从下了车到进入检录区,非常顺溜。

我在安检过后,在B区存包车那里,站了半个小时,等到7点时,才脱衣服存包。存完包后,前面有一长溜厕所。进了集结区,在花坛的对面,依然是一排。排队,我等了10分钟。出来时,7:20了,等待的人就极少了。

起跑前,绝大多数跑者都穿着一次性雨衣。随着起跑,极少有扔在赛道上的。如此干净赛道,让人欣慰。扔在赛道旁的,环卫工人也在积极收捡。赛道旁观众的热情依旧,补给站的志愿者们在工作之余,也不遗余力地给参赛选手加油。

完赛后有按脚服务,排着长队,这属于扬州特色。其他各类服务,量都比较足。

从起点区域到赛道、完赛区域,移动厕所可真多。或许是三月初苏州马“小便门”的缘故吧,扬州半马真是下了“血本”,据了解配备了820个移动厕所,比去年增加了50%还多。

由于没有城市地铁,起点集结、终点疏散是个大问题。赛前就看到组委会有多条接驳路线,投入的接驳车总量,也从去年的300辆,增加到420辆。赛前一晚在终点附近转悠,还看到摆放整齐的共享电动车,目测应有几百辆。完赛后我往回走时,看着接驳车一辆辆呼啸而去。

参赛物品也变得丰裕了,常规的就不提了,有赛事纪念玩偶扬小巳,还有个搓澡巾。完赛包里有个小盒的护手霜。

赛事物料包装,以扬州半马春绿色的主视觉色调为主。说起赛事视觉,我认为扬州半马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风格,这种春绿色看起来颇为顺眼,有识别感。

能量补给站,我真觉得有点多了。从12.5K起到终点,每隔2.5K一个。有个能量胶补给点,地上掉了很多。参赛包就有能量胶和盐丸,在半马赛道上,委实没必要再提供能量胶了。最后一个能量补给点,绵延几百米,离终点都没多远了。

扬州市民对赛事的支持真是没的说,有不少的特色加油站,各种文体展演。刚起跑时,就有一个加油站,包括三种不同方式的表演,放在一起真有点“浪费”了。

扬州半马给选手的文旅福利,可谓实打实。赛前几天的公共交通,凭号码布免费乘坐。我在去瘦西湖、天明寺、何园时,不看号码布,刷身份证即可。据悉几个客流量大的景点,提前输入选手信息,方便快捷。

今年的扬州半马,更加大方、大气,赛事呈现就更加专业、专注。你能感受到城市张开怀抱,对赛事的重视,对跑者的照顾。长此以往,扬州半马无疑会成为国内最好的半马赛事。

去年的赛事领物在起点旁的市民广场上,比较零散,缺少氛围。今年改在体育公园,大有改观。

相比起点集结的优化,终点区域跟去年比,变化不大。受制于各种因素,各种服务也只能在路边,显得完赛后的仪式感弱了点。以后若有能,可将终点区域放在国展中心内,扬州半马的体验感,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看赛后数据,跑进130的选手有2499人。这些选手,获得由扬州剪纸大师精心设计定制的剪纸纪念证书,很扬州。

跑过19K后,马上就有距离终点2K的提示,往后,每500米一次提示,专业、贴心。

赛后看到按脚服务,那叫一个让人艳羡。服务人员不只捏脚,还按肩按背。这样的服务,在一场半马的消耗后,用最具扬州风情的恢复手段,一洗疲倦。

每年这个时节,花开飘香,正是扬州最美时,也是旅游旺季。扬州本就是个著名旅游城市,马拉松的举办,沾了旅游的光,也丰富了扬州这座城市的内涵。

作为2006年创办,全国第七个、江苏首个城市马拉松,扬州半马曾在较长的一个阶段“高高在上”。近几年由于办赛模式难以适应国内马拉松发展的新形势,显得跟不上趟。这两年,不断探索,相信在跟不同运营商的合作中,扬州半马也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需要的,自己该走向何方。

天气是冷,但城市的重视、市民的热情、赛事的努力、跑者的参与,使得今年扬州半马整体上变得更好、更强。这也只是个新起点,待到来年成为白金标时,大家有了更高期待,我们能看到一个更棒的扬州半马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