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的哪吒是魔还是仙,跟神话中的哪吒有什么区别

推荐 02-18 阅读:4 评论:0

饺子描绘的哪吒:黑眼圈,朝天鼻,大板牙。这一版的哪吒突破了常规,具有一般人的人性化特点,既不黑化也不魔化,就是一个非常可爱的有点叛逆的大男孩。

这个大男孩有时候平易近人,特别喜欢跟人在一起玩耍,而有的时候又特别暴躁,特别狰狞,这就跟我们邻里家特爱调皮的男孩是一样的,有优点又有缺点,这样形象的哪吒给观众的代入感就非常强,可以说饺子描绘出的哪吒是《哪吒之魔童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的关键。

饺子的哪吒大获成功,那么神话中的哪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封神演义》中,对哪吒的描述只有一句话: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镯,肚兜上围着一块红绫,金光射目。

《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形象是历代哪吒的共同点,而佛经中哪吒又是怎么描绘的呢?其实哪吒最早是出现于佛经中,佛经中哪吒是毗沙门天王的儿子,也就是民间口中托塔天王的小儿子。

从南北朝再到唐代,佛经中的哪吒逐渐完善:托着塔,总是屁颠屁颠的跟在毗沙门天王后面,到了元代,哪吒的形象就有了更具体化的描述。

明代的《三教搜神大全》里对哪吒是描述,就跟我们熟悉的哪吒一模一样了。明代后期《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有对哪吒进行了更加具体的细化和加工。

解放后的六十年代,哪吒的形象在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出现,这时的哪吒的形象是这样的,圆头圆脑,鼠目寸眉,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童趣可爱,形貌俊逸。

《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里的哪吒都是上影厂的作品,主创团队也多数没变,为什么两个版本的哪吒形象相差那么大呢?

这就跟神话中哪吒的演变是分不开的。

《西游记》里的哪吒,主要的兵器不是火尖枪,而是降妖宝剑,降魔杵,而且还是三头六臂,就是一个嚣张霸道的小太爷形象,多少带点反派的意味。

《封神演义》里的哪吒又和《西游记》有所区别,这里的哪吒是三头八臂,武器是火尖枪,混天绫,乾坤圈,更多的是一个正派形象。

两部神话里哪吒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熊孩子,一个是好孩子。

哪吒在演变过程中,突出了当代社会的特性,更加符合那个时代的文化,在神话中哪吒包容了那个时代的传承和文明,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到了饺子时代,哪吒又跟以前有了不同,这时的哪吒是一个叛逆,不服输不认命,同时又有一点丑萌丑萌的可爱。

这个版本的哪吒是魔童转世,前身就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一个大魔头,然而平时却是天生神力,就连师傅都不是他的对手。在没事的时候爱调皮,爱捉弄小伙伴,特爱踢毽子又特爱交朋友。

饺子的哪吒到底是魔还是仙,是好还是坏,面对不公,还是哪吒说的对,是魔是仙只有他已经说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