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印度与越南的策略选择:一个多角度解读

国际 04-27 阅读:4 评论:0

一、事件引爆点:印度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关税

美国副总统彭斯访印期间,印度宣布对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等国的部分进口钢铁制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有效期200天。这一举动正值彭斯访印,引发外界猜测印度是否在迎合美国战略。 金灿荣等评论员对此进行了不同解读。

二、多国反应及策略分析:从印度到越南,再到日本

印度:莫迪政府的策略是迎合美国印太战略,通过与美国合作增强对中国的谈判地位。牺牲部分中印贸易,换取关税减免或豁免,是其核心战术。 在保持尊严的前提下,对美妥协,对华强硬。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后,莫迪政府表现克制,强调中国因素。对美的妥协导致一定损失,但相对克制。

越南:越南的战略是寻求平衡。一方面争取美国关税减免以维持对美贸易顺差(超过1000亿美元);另一方面,避免完全向美国妥协,维护对华贸易关系。越南生产链条高度依赖中国,如何在美中之间保持平衡是巨大挑战。

日本:日本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尽管面临巨大压力,但坚持自身利益,没有完全向美国妥协。 这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启示:即使面对强势的美国,维护自身利益依然重要。

三、美国策略失算与关税战的困境

特朗普政府试图施压其他国家限制中国制造业,防止中国绕开关税。但其策略失败了。 特朗普高估了美国实力,低估了其他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杰弗里·萨克斯评论其做法违反基本经济原理。关税战导致美国国内出现反对声音,股市、汇市、债市均呈现负面反应,特朗普的强势姿态逐渐减弱。

四、国际贸易体系与美元霸权

二战后国际贸易体系(GATT、WTO)由美国主导建立,包含对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政策。美国通过贸易逆差换取美元霸权,美元霸权带来的利益远超贸易利益。 特朗普政府不承认此前美国政府达成的贸易安排,忽视美元霸权的战略意义,导致关税战对美国不利。

五、中国立场与反制措施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将对等采取反制措施。 商务部将根据印度加征关税的损害程度,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网友评论

爱分享的洋哥

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慢慢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