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老干妈是土豪身份证!卫生纸进口,泡面只认康师傅!

社会 04-27 阅读:594 评论:0

在朝鲜首都平壤,光复商业中心和平壤第一百货是当地人心中的

“购物天堂”,但两者的江湖地位却截然不同。光复商业中心作为中朝合资的“国际化商场”,货架上摆满了中国商品、东南亚零食甚至日本药妆,而历史悠久的平壤第一百货则更像“国营老字号”,主打朝鲜本土制造的日用品和食品。然而,在这两个百货的较量中,中国商品却悄然成了朝鲜“优越阶层”的身份象征——从老干妈到康师傅,从电动自行车到卫生纸,这些在中国司空见惯的商品,在朝鲜却成了“奢侈品江湖”的主角。

光复商业中心:中朝合资的“国际范”光复商业中心由中国企业持股65%,2012年开业后迅速成为朝鲜最大购物中心。这里的三层楼里,一楼堆满生鲜和日用品,二楼是服装鞋帽的“主战场”,三楼则被快餐和儿童乐园占据。货架上不仅有朝鲜国产的搪瓷锅(约10元人民币),还有泰国蛇油膏、缅甸虎骨膏,甚至日本的植物伟哥雷诺宁——尽管价格比原产地贵3倍,但光复的收银台前永远排着长队

平壤第一百货:国营老店的“本土情怀”始建于1982年的平壤第一百货,建筑形似一艘巨轮,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凭票购物圣地”。如今虽改为开放式货架,但九层楼里90%商品仍是朝鲜本土制造:25元的书包、10元的搪瓷杯、8分钱一斤的大米……这里周末客流量破万,但中国游客逛完直呼:“像穿越回80年代的供销社”

中国商品在朝鲜:从泡面到电动车

在朝鲜留学生圈,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是“硬通货”。光复货架上,酸菜、香辣、干拌等口味一应俱全,一包售价约5元人民币(朝鲜本土泡面仅2元),但朝鲜土豪宁可多花3倍价钱——“朝鲜泡面汤鲜面烂,康师傅才是YYDS!”一位平壤大学生坦言。老干妈和金针菇罐头则被中国留学生戏称为“续命神器”,但朝鲜本地人更爱用大酱拌饭,只有少数富裕家庭会买来尝鲜

朝鲜本土卫生纸质地粗糙,被戏称“砂纸PLUS”,而中国产的清风、维达卷纸在光复售价高达15元一提(朝鲜人均月薪约300元)。普通百姓咬牙用本土货,但“优越阶层”会专程到普通江百货抢购西方进口卫生纸,甚至有人托关系从中国代购——用朝鲜网友的话说:“擦屁股也能擦出阶级差距”

电动自行车的“财富游戏”中国产的电动自行车在朝鲜堪称“顶流奢侈品”。一辆普通型号售价约300-500美元(约2100-3500元),而高端款在黑市甚至炒到上万元人民币。

谁在买中国货?

朝鲜富裕男性痴迷劳力士手表(黑市价数万元),女性则追捧迪奥口红和LV手袋。在光复商业中心,一瓶中国茅台标价200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半年工资,但仍有干部家庭定期采购。一位平壤商人透露:“请客吃饭时摆出茅台,比说一百句奉承话都管用”

平壤大学生每月生活费约50元,但光复超市里中国产的AD钙奶(5元/排)和冰糖雪梨(4元/瓶)仍是她们每周必囤的“小确幸”。一名金日成综合大学的学生说:“朝鲜汽水甜得发齁,只有中国饮料能喝出‘高级感’”

朝鲜主妇们对中朝物价差门儿清:在罗津农贸市场,10元能买一只2斤重的大螃蟹,但同样10元在光复只能买3包康师傅。于是精明的主妇会托导游从中国丹东代购服装——一件中国产的羽绒服在朝鲜售价800元,而丹东仅需300元

中国商品的朝鲜悖论:越封闭,越疯狂?

朝鲜政府严禁外国人进入本地人商店,光复超市甚至为外国人开设专用结账通道。这种“双轨制”背后,是朝鲜对经济开放的矛盾心态:既想通过中国商品赚外汇,又怕百姓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吊诡的是,越是被封锁的朝鲜人,越对中国商品充满执念

在平壤地铁站小卖部,中国产的溜溜球和王中王游戏机被孩子们视为“宝藏”;银河服装批发市场里,印着中文标签的衬衫被当成“进口潮牌”抢购;甚至有人偷偷用中国手机追韩剧,只因“朝鲜国产手机只能打电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