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高产有诀窍,起垄栽培配追肥,膨大期防旱涝

推荐 03-28 阅读:2 评论:0

**红薯高产的秘诀:起垄栽培、合理追肥与应对旱涝**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红薯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农作物。它不僅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强,无论是贫瘠的土地还是较为肥沃的土壤,都能扎根生长。要想让红薯获得高产,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红薯高产的诀窍。

一、提出问题

很多中老年朋友在种植红薯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困扰。比如说,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种植面积,有的农户红薯长得又大又多,收获的时候堆满了仓;而有的农户红薯却长得个头小,数量也不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土壤的问题,还是种植方法不对呢?其实啊,这里面涉及到多个关键因素,其中起垄栽培、追肥以及膨大期的旱涝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二、分析问题

1. 起垄栽培的重要性

起垄栽培可不是随便的一种种植方式,它可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咱们先来说说土壤的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物质组成的疏松多孔体。在平作的时候,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相对较差。而红薯是一种块根作物,它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我曾经到过两个相邻的红薯地,一块是平作的,一块是起垄栽培的。平作的那块地,在雨水稍微多一点的时候,地面就变得泥泞不堪,红薯的根部周围土壤板结严重。我挖开一块土壤一看,红薯的根须周围有很多黑色的淤泥状物质,这就是因为排水不畅,土壤通气性差导致的缺氧现象。这样的环境下,红薯的生长受到了极大的抑制,块根发育缓慢,个头也不均匀。

而另一块起垄栽培的地呢,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起垄之后,土壤被抬高了,形成了一个个小型的“土堆”。在降雨的时候,雨水能够顺着垄沟快速排走,不会在根部积水。而且,起垄使得土壤的通气性大大增强。据研究表明,起垄栽培的土壤容重比平作降低了很多,一般在1.1 - 1.3克/立方厘米之间(平作的土壤容重可能在1.4 - 1.6克/立方厘米左右),这就意味着土壤更加疏松,空气能够更好地在土壤中流通。红薯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中,根须可以自由伸展,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块根也能够健康地膨大。

2. 追肥的奥秘

红薯的生长离不开肥料,而追肥更是高产的关键。红薯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的需求是有阶段性的。在生长初期,它需要氮肥来促进茎叶的生长。但是到了块根膨大期,对钾肥的需求就大大增加了。

我认识一位老农,他种红薯很有经验。他在红薯种植的时候,施足了基肥,主要是有机肥和一些复合肥。但是他在红薯生长的过程中,并没有盲目施肥。在红薯的茎叶生长旺盛期,他适量追施了氮肥,让红薯的藤蔓长得郁郁葱葱。可是到了块根膨大期,他果断地增加了钾肥的施用量。他说:“红薯要长个,钾肥不能少。”他按照每亩15 - 20公斤硫酸钾的标准进行追肥。

从数据上来看,合理追施钾肥的红薯,块根的淀粉含量能够提高很多。一般不追施钾肥或者追施不足的地块,红薯的淀粉含量可能只有15% - 20%,而追施了充足钾肥的地块,淀粉含量能达到25% - 30%。这不僅影响红薯的口感,也关系到红薯的储存和加工。而且,钾肥还能够增强红薯的抗逆性,使红薯在生长后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环境变化。

除了钾肥,在红薯生长的中后期,适量补充一些磷肥也是有必要的。磷元素能够促进红薯块根的形成和发育。就像盖房子一样,氮肥是打基础,让房子的框架搭起来(茎叶生长),而钾肥和磷肥则是让房子更加坚固、充实(块根膨大)。

3. 膨大期防旱涝

红薯的膨大期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干旱或者洪涝,那对产量的影响可就大了。

先说干旱吧。在干旱的情况下,土壤中的水分严重不足。红薯的根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就像我们人在口渴的时候没有水喝一样难受。我曾经在一个干旱的年份去看过一些红薯地。那些没有采取抗旱措施的红薯地,红薯的叶子都已经发黄枯萎,藤蔓也变得干瘪。挖开土壤一看,红薯的块根很小,而且有很多都还没有完全膨大。

而那些采取了抗旱措施的地块就不一样了。有的农户采用了滴灌的方式,将水缓慢地滴到红薯的根部。这种方式虽然比较费工,但是节水效果非常好,而且能够精准地为红薯提供水分。还有的农户采用了覆盖地膜的方式,在干旱的时候,地膜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据测定,覆盖地膜的红薯地在干旱时期,土壤含水量能够比不覆盖地膜的地块高出10% - 15%左右。

再说说洪涝的情况。洪涝对红薯的危害也是巨大的。过多的水分会使土壤中的氧气被排挤出来,导致红薯根部缺氧。我见过一个红薯地在下了一场大雨之后,积水很深。农户没有及时排水,结果红薯的根部开始腐烂,叶片也发黄脱落。这是因为在缺氧的环境下,红薯根部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作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等有害物质,从而毒害根部细胞。

那些在膨大期做好了排水措施的地块,红薯就能够正常生长。一般来说,红薯地的排水沟深度应该在30 - 50厘米左右,这样在遇到大雨的时候,能够及时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保证红薯根部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三、解决问题

1. 起垄栽培的具体操作

对于起垄栽培,我们要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地势来确定垄的规格。如果是在比较黏重的土壤上,垄可以适当高一些,一般在30 - 40厘米左右,垄宽在60 - 80厘米左右。这样有利于排水和通气。如果是在沙壤土上,垄高可以在25 - 30厘米,垄宽70 - 80厘米。在起垄的时候,要尽量把土块打碎,使土壤细碎均匀,这样有利于红薯苗的移栽和生长。

在起垄之后,可以在垄上开沟,将红薯苗移栽到沟里,然后再覆土。这样可以保证红薯苗的根部与土壤充分接触,有利于生根发芽。

2. 追肥的科学方法

在追肥的时候,我们要掌握好时间和用量。一般来说,在红薯的茎叶生长初期,可以每亩追施尿素5 - 10公斤,促进茎叶的生长。到了块根膨大期,按照前面提到的,每亩追施硫酸钾15 - 20公斤,同时可以搭配适量的过磷酸钙,每亩5 - 10公斤。追肥的时候,可以采用穴施或者沟施的方法,施在距离红薯根部10 - 15厘米的地方,然后覆土浇水,这样可以让肥料更好地被红薯吸收。

3. 膨大期的旱涝管理措施

在干旱时期,如果采用滴灌的方式,要按照红薯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墒情来确定滴灌的频率和水量。一般来说,每隔3 - 5天滴灌一次,每次滴灌的水量以湿透红薯根部周围的土壤20 - 30厘米为宜。如果采用覆盖地膜的方式,要注意地膜的完整性,防止地膜破损导致水分蒸发过快。

在洪涝时期,要及时清理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如果红薯地地势较低,可以在周围挖一些排水渠,将多余的水分引到其他地方。在雨后要及时查看红薯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有根部腐烂的现象,要及时采取措施,如挖出病株,对土壤进行消毒等。

要想让红薯高产,起垄栽培、合理追肥和膨大期的旱涝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咱们中老年朋友在种植红薯的时候,只要掌握了这些诀窍,并且用心去管理,相信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红薯,过上丰收的喜悦生活。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红薯的高产啊,也是靠咱们精心的种植和管理得来的。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家的红薯种得又好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