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安-225还大!中国660吨运-40曝光,运-20在它面前就是玩具

推荐 04-14 阅读:18408 评论:28

作为我国现役最大运输机,运20因其庞大的体型和超强运输能力,被广大军迷们亲昵称为“胖妞”。

然而,就在去年那场珠海航展上,胖妞却罕见的失了风采。在和俄罗斯安-124同框时,运20娇小的简直像个娃娃。惹得人们纷纷感叹,要是我国也有安-124这样的大飞机就好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事过去后不久,台媒突然曝光了一则消息:运-40快要问世了!

据台媒所说,运-40是我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其体型远远超越安-124,可直接比肩世界上最大的运输机安-225。

如果仅仅是台媒一家之词,该新闻真实性还有待商榷。但令人兴奋的是,俄罗斯媒体也报道了相关新闻,声称中国正在研发一款比安-225还大的超大型运输机。

在相关报道中,俄罗斯明确指出,如果该运输机研制成功,运载量将达到运-20的四倍多。

与此同时,国际上还传出声音,说世界上唯一一架完好的安-225被摧毁后,残骸消失不见,极有可能是被某个“东方大国”打包回去研究了。

尽管后来乌克兰方面否认了该消息,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该流言能被传出来,与东方大国这边发布的一则论文,确实有一定关联。

就在去年,有人在《兵工自动化》杂志上发布了一篇论文,其内容正是关于我国战略大飞机的相关构想。

作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主管的杂志,《兵工自动化》上的文章可信度相对较高。刊载于该杂志上的那篇论文,透露出了一个明确的消息:

那就是我国新一代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确实是照着超越安-225这个标准去走的。

通过论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该飞机仅是机翼长度,就高达88.4米,相较于运20那45米的翼展,宽了将近一倍!

超大翼展和超大空间,自然会带来超强的运载能力。论文指出,运-40最大起飞重量,将达到国内史无前例的650吨,极限状态下,甚至有可能达到700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这么说吧,运20最大起飞重量,不过才220吨。而那个衬得运20“娇小可人”的安124,最大起飞重量也才405吨。

一旦研制成功,这款战略运输机将会爆发出远超人想象的高额运载力。这一点,从那架被摧毁的安-225身上就能看出来。

安-225作为曾经的“运输大王”,搭载的都是火车头、高铁车厢、风力电机叶片、甚至是航空飞机等大吨位、大体积物品。

和它对标的运-40一旦问世,单架次就能运载11辆步兵战车,其中主战坦克将不低于2辆。这基本等同于一个装甲步兵连的武器总数了。

同时,论文还明确指出,在运载100吨货物的情况下,该飞机单次飞行总里程将超过10000公里。这基本等同于从中国到中东、乃至部分非洲地区的距离了。

哪怕是在载重200吨货物时,其航行里程也能超过5000公里,覆盖整个东南亚绰绰有余。

试想一下,如果该飞机实现量产,整个东南亚范围内,还有哪个美军基地坐得住?哪怕是在非洲参与战斗,我们也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大批量部队运转。到那时,世界局势又该如何变化?

当然,我国从来就不是美国那种非要当“世界警察”的国家,无论是在非洲、还是欧洲,我们目前都没有战争需要。

研制超大型飞机,除了在战略上震慑敌人外,更大的目的还是保护周边区域。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该大飞机的另一个顶级优势了:它可以切换成超大型预警机!

预警机有一个重要设备,就是雷达天线整流罩。

按照目前预警机发展规则来看,预警雷达和天线规格越大,探测范围和精准度就越高。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飞机得够大,能承载扩张后的整流罩。

而运-40相较于以往所有国产大飞机,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体型优势。一旦改造成预警机,可承载的整流罩将达到空警2000飞机的足足两倍。

这意味着,改造后的超大号预警机,可探测到1500公里范围。一旦列装部队,仅需三架就能实现领海全域监控。要是能有6架及更多,就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轮换。

如此一来,在我国领海1500公里范围内,我军的战略优势将大大增强。

当然,想要将论文从纸面数字转化成实物,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解决,那就是:动力系统。

众所周知,我国虽然在航空领域有了巨大发展,但发动机技术仍然有极大进步空间。如果想批量制造超大型运输机,掌握自主研发的可靠动力系统,就是必须完成的目标。

好在我国当下正在为C929大客机研发配套动力系统——CJ2000A涡扇发动机,且已经取得战略性突破。

该发动机推力可达到惊人的35吨,仅需安装四个,总推力就能超越安-225。前面所说的大飞机运输总里程,也是基于该发动机技术推算出来的数字。

尽管眼下该飞机还停留在纸面上,但在技术层面,我国有相应的发动机技术,有全套工业体系,以及海量工程技术人员。

最重要的是,我国近些年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投资,也相当可观。如果该论文真的有实现可能性,我国大概率会为相关项目投入足够人力、财力、物力。

在一切都准备到位的情况下,我们极有可能会在未来见到研究成效。

虽然不知道该飞机是否能成为安-225之后,第一个出世的超大型运输机,但看看俄罗斯现状,明显不具备研发大飞机的财力和需求,至于美国,就更别提了。

也就是说,一旦我国能抢先研制出运-40,就可以在战略层面大大提高自身优势。

另外,除了军用外,该大飞机一旦实现量产,其技术也可以进行一定调整,投入到商用飞机上。

到那时,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型物品运输需求,将会推动我国大飞机商用发展,为国家带来一定经济收益。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研制大飞机,都是“利大于弊”。

对此,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18 22:55:04

    这么大,4E怕是都停不下吧,国内好像也没多少4F,机场扩建潮?

  • 2025-04-19 11:56:50

    放了一张genx的图

  • 2025-04-19 12:11:35

    翅膀完全可以三折,或者伸缩性翅膀,飞的时候就伸出来

  • 2025-04-18 18:13:46

    虽然我也想要那么安225大的飞机,但是有那么大的飞机也得有大的机场啊![横脸笑]

  • 2025-04-21 17:28:13

    这款飞机如果面试,能具备起降的机场,用五个手指头数都有多余

  • 2025-04-20 12:30:57

    这不是为醋包胶子的事。恰好反过来了。

  • 2025-04-18 21:19:56

    果然从月球回来后的种花家变得不一样了,各种科技大爆炸。[得瑟]

  • 2025-04-19 04:54:38

    该有的都要有,也是战略需要。

  • 2025-04-20 13:35:45

    [吃瓜]四十年前安225的总设计师来到中国,去了成都就不走了决定定居这里,每天养花带学生,感谢老教授对成都的认可...

  • 2025-04-19 14:04:48

    有没有一种可能!未来不需要这种大型飞机!大型物件,只需要几台无人机就能搞定!

  • 2025-04-19 23:42:57

    用这个运十架J20,,乞不是空中航母[得瑟]

  • 2025-04-20 09:51:41

    没必要为了醋包饺子 运20能适应大部分场地 最完美

  • 2025-04-18 14:53:37

    对于我们只是时间问题 任何高科技装备 中国都必须要有 因为我们有需求

  • 2025-04-21 14:36:19

    一旦?一旦美国在地球上消失了,谁还阻挠我们收台呢?

  • 2025-04-20 21:51:44

    很适合中国的快递公司跨洲货物当日或次日到达。

  • 2025-04-18 23:48:13

    过度追求大起飞重量不是一个好的方向,大起降重量要求机场设施加厚加固加宽才可以

  • 2025-04-19 12:13:18

    跟鸟一样的翅膀,可以收起来

  • 2025-04-19 12:07:01

    翅膀要搞三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