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授衔,彭德怀“逞威”力压陈赓:这个人必须降军衔,中尉就行
【前言】
1955年,在决定军衔之前,国防部长彭德怀大将军跟手下的一位大将,也就是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兼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开了一个小玩笑,摆了一下上司的架子。
那时候,在给一个同志定军衔的事儿上,彭德怀元帅和陈赓将军争得不可开交,但最后,还是彭德怀元帅作为上级领导,硬是把陈赓将军给说服了。
【开国首次实行全军授衔,彭、罗二人勇挑重担】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打赢了,那些为了“保卫家园”去朝鲜打仗的中国志愿军,在赢得胜利后,开始一个个回到祖国。胜利的消息传来,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毕竟我们的先辈和英勇的百姓,可都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就像毛主席在1949年说的那样,“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仗打完了,和平的日子刚开始,国家领导层想提升咱军队的战斗力。不过,现在咱们解放军的整体体系还有待加强。以前咱们军队打了不少胜仗,但现在得有个更严谨、更规范的管理方案。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好好消化以前的战斗经验,变得更厉害,以后遇到啥威胁都不怕。
到1952年底,国家已经完成了所有军队干部的评级。为此,中共政治局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并紧接着决定马上开始给全体士兵和军官评定军衔。预计会在1954年内,正式完成并实行“军衔制度、义务兵役制度以及干部工资制度”这三项制度。
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头一回进行的“授勋授衔”大事,不仅对全国军民意义非凡,也对新中国解放军往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好作用。
对我们来说,“评定军衔”这事儿特别重要,得好好琢磨那些评判标准和负责评定的小组人选。因为这活儿太难了,所以毛主席把全军的高级指挥员都考量了一遍,最后决定把这重担交给彭德怀和罗荣桓两位。
彭德怀和罗荣桓接到党组织交给的重要任务后,都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于是他俩尽心尽力去做,不白费党组织对他们的信任。
在评定军衔的时候,最先考虑的是“大元帅”和“元帅”级别。当罗荣桓得知组织打算提名他为“元帅”时,他立刻向党组织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这体现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谦虚和高尚品德。
【彭老总“官威”力压陈赓,必须给自己的侄子降衔】
陈赓大将作为彭德怀元帅的助手,还兼任着国防部副部长,他好几次跟彭老总聊起给战士们评定军衔的事情。有一回,在和彭老总闲聊时,陈赓提到了彭老总的侄子彭启超。
彭启超那时候在军事工程学院上学,陈赓是那里的院长,他学习可认真了。所以,在和彭老总聊天的时候,他们就说起了彭启超的表现。
陈赓跟彭德怀元帅说,组织上琢磨过了,把彭启超同志在革命干活和打仗时候的表现都合计了一遍。商量之后,打算给彭启超同志申请一个“上尉”的军阶。这么做是因为彭启超同志立了功,也有本事,还想让他以后在革命道路上更有干劲儿,继续进步。
那时候,彭德怀元帅一听就不高兴了,马上让陈赓同志把这个安排拿回去再琢磨琢磨。彭德怀觉得彭启超还太年轻,这位置对他来说太重了,能给个“中尉”军衔就已经很不错了。要是真给他评个“上尉”,那不是容易让孩子飘飘然嘛!
陈赓懂彭老总的心思,但还是坚持实话实说,继续跟彭老总讲工作。先不说彭启超是彭德怀的侄子,单看他以前的革命贡献,大家都有目共睹,给他评个上上尉军衔,也是得到了老百姓和党委党组织的认可的。
接着,陈赓跟彭德怀元帅说了彭启超的故事和打仗的功劳:在抗战那会儿,彭启超就凭本事当上了连长、营长这些官儿,还参加了像中央大突围、延安保卫战这些大战,受过好几次伤,得了二等功。按他的革命经历和战功,评军衔怎么也得是个准“上尉”。现在要是不看他以前的战功,硬要给他报中尉,陈赓可不答应。
彭德怀元帅态度非常坚决:“你给我记住了,国防部长是我,上级的命令必须得听,你莫非想不听我的命令?”
【“上尉”降衔为“中尉”】
彭启超得知自己的军衔被彭德怀伯伯降成了中尉,心里特别失落和难过,便专门去找彭老总说说心里话。彭老总懂侄子的心情和难处,但还是严肃地问侄子:“干革命不在乎官职大小,你的任务是啥?你是为了革命事业在打拼,军衔高低又算得了啥呢?”
望着旁边还是气鼓鼓的侄子,彭老总耐心地说:“你还记得跟你一起在战场上拼过命的那些兄弟吗?他们为了革命,连命都不要了。在革命这条路上,那些牺牲的同志从没想过将来能当个多大的官。他们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或者头上的帽子。要牺牲了,他们想的也是把革命事业干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在共产党里,咱们不能搞小圈子。降你的衔,是让你受了点委屈,但你是干部家的孩子,得更明白自己的榜样作用,得实实在在干活,一头扎进革命里,这才是你的正事,别老盯着那点官衔不放!”
彭启超听完之后,脸上红了起来,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为这事儿生气,而是专心投入到工作中。
【笔者感悟】
彭德怀将军是老一辈的革命英雄,为人光明磊落。他让陈赓将军给侄子降低军衔这件事,显示出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德。他宁肯侄子吃点小亏,也要坚持公平正直,这样的做法真叫人佩服。
彭德怀元帅的这种精神真让人佩服,值得我们学习。它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为了共同目标,一直努力奋斗、不求回报的精神。在革命道路上,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怕付出和牺牲,朝着更大的目标迈进。这种精神会一直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为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陈赓将军是彭德怀元帅的手下,他心里十分敬重彭德怀将军和革命事业。他懂得,大家都是在为革命事业拼命,都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所以,当彭老总下令时,陈赓将军宁愿自己受点委屈,也要守住更大的公道和正义。
而咱们都是一块儿为革命事业拼命努力的伙伴,都为中国的革命拼过命、流过血,所以都能懂对方心里怎么想,都愿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豁出去。他们这种共同的精神,一直都在鼓舞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