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元宵晚会》节目单来了!
元宵晚会来啦,今年又整了啥新花样听说哪吒都来凑热闹了,还有啥稀奇古怪的节目咱们一起瞧瞧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热闹也挺好。
元宵节嘛,肯定少不了花灯。今年的晚会好像挺下本钱的,搞了个大型灯光秀。那灯光五颜六色的,忽闪忽闪的,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仔细一瞧,还挺有意思。那灯光变幻莫测,时而是一朵盛开的牡丹,时而又变成一条游动的金鱼。最绝的是,还能变成各种吉祥如意的文岴就喜庆。
说起来,这灯光秀还真是与时俱进。记得小时候过元宵,村里人就提着纸糊的灯笼到处溜达。那灯笼里头点着蜡烛,走着走着就怕给风吹灭了。现在好了,全是LED灯,想怎么亮就怎么亮,想变啥样就变啥样。不过话说回来,虽说科技进步了,但那种提着小灯笼到处晃悠的感觉,现在反倒少了。
晚会上还搞了个猜灯谜的互动环节。主持人念谜面,观众在手机上抢答。这倒是挺新鲜,以前都是现场猜谜,现在可好,全国观众都能参与。不过这样一来,难度可就大了。你想啊,全国那么多人抢答,得多快的手速才能抢到啊。估计那些平时爱刷短视频的年轻人占优势,手指头练得贼溜。
说到吃,元宵节怎么能少得了汤圆呢晚会上还真就来了个汤圆展示。各地的特色汤圆轮番上阵,有甜的咸的,有荤的素的,看得人直流口水。最逗的是,还来了个吃汤圆比赛。几个明星坐那儿,每人面前一碗汤圆,看谁吃得快。结果可把人乐坏了,有的狼吞虎咽差点噎着,有的小口小口吃得慢腾腾的,各有各的笑料。
哎呀,说起今年的元宵晚会,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哪吒的出场了。你说这哪吒,原本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神话人物,现在可好,成了春节档最火的电影主角。这不,元宵晚会也来蹭热度了。
舞台上突然蹦出来一个哪吒的人偶,可把观众乐坏了。那人偶活灵活现的,跟电影里一模一样,连表情都惟妙惟肖。紧接着,敖丙的人偶也登场了。这俩在台上你追我赶,打打闹闹,可有意思了。
最绝的是,大张伟突然从后台冒出来,还带着一群扮成小哪吒的萌娃。这帮小家伙,一个个扎着冲天辫,穿着红肚兜,手里还拿着风火轮,可爱得不得了。大张伟领着这群小哪吒,又唱又跳,那场面,简直就是萌翻全场。
说起来,这哪吒的配音演员吕艳婷也来了。她跟大张伟合唱了一首《哪吒闹元宵》,歌词挺有意思,把哪吒的故事和元宵节的习俗给串到一块儿了着灯笼去猜谜,太乙真人煮汤着就让人忍俊不禁。
这么一搞,感觉哪吒这个角色更接地气了。原来觉得哪吒就是个神话人物,现在倒好,仿佛他也会过节,也会吃汤圆,跟我们普通人没啥两样。这或许就是这个节目的魅力所在吧,把遥不可及的神话人物拉近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感觉他也是我们中的一员。
元宵晚会嘛,总得来点笑料。今年的相声小品可是下足了功夫,笑点一个接一个,让人笑得合不拢嘴。
先说说那个民乐相声《金蛇序曲》吧。两个相声演员一个说学逗唱,一个弹琵琶。你别说,这俩配合得还挺有意思。那说相声的绘声绘色地讲着段子,突然来一琵琶手就来一段激昂的旋律。这么一搭配,效果出奇的好,既有了传统相声的味道,又不失现代感。
小品《辞旧迎新》也挺有意思。讲的是一家人准备过年,结果因为各种琐事闹得鸡飞狗跳。什么大扫除把家里搞得一团糟啊,买年货买成了剁手党啊,包饺子把厨房弄得跟案发现场似的。这些生活中的小事被演员们夸张地表演出来,看得人直乐。最后还来了个反转,原来这一家子闹腾了半天,结果发现走错了门,跑别人家里来了。这结尾,可把观众乐坏了。
还有个小品叫《聚会》,讲的是一群老同学聚会的故事。你知道,这种聚会最容易出笑话。有的人发达了,说话不可一世;有的人落魄了,躲躲闪闪的。结果一顿饭吃下来,尴尬事一箩筐。最后还来了个大反转,原来大家都是在演戏,就为了给班长一个惊喜。这剧情,可真是跌宕起伏,笑中带泪。
魔术《元宵食指大动》也是个亮点。魔术师拿着个空碗,变出来一个个汤圆。观众都看傻了,这汤圆是从哪冒出来的最后魔术师一挥手,那碗汤圆居然飞到了观众席上,让一位观众吃了个饱。这创意,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今年的元宵晚会可真是下了血本,居然搞了四个分会场。重庆、武汉、拉萨、无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目。这么一来,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感受到了各地的民俗风情。
重庆那边,一开场就是气势磅礴的川江号子。那些船工们站在江边,扯着嗓子唱起号子来。那声音嘹亮,震天动地的,听得人热血沸腾。你还别说,这号子虽然粗犷,但细听之下还挺有韵味的。唱的都是些江湖上的故事,有情有义的。
武汉这边就更有意思了。他们在汉阳门花园搭了个戏台,上演了一出荆楚大戏。那些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脸上画着浓重的妆容,唱腔高亢嘹亮。最绝的是,他们还融入了不少武汉方言,听着特别亲切。那些地道的武汉俚语,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拉萨的节目可谓是独树一帜。他们在布达拉宫前搭了个舞台,表演藏族歌舞。那些藏族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最震撼的是,他们还邀请了一群喇嘛来诵经。那低沉浑厚的诵经声,配上雪山圣湖的背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无锡这边就更有江南韵味了。他们选在了一个古老的园林里表演。舞台上,一群姑娘们穿着旗袍,手持油纸伞,跳起了江南丝竹。那婀娜多姿的舞姿,配上悠扬婉转的江南小调,简直就是一幅活的水墨画。最后,他们还来了一段太湖船歌,唱的是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听得人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