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袜”和“光脚”的孩子,不用等长大体质差距明显,早知早受益

社会 05-09 阅读:215 评论:0

周末在小区花园,遇到邻居李姐正带着三岁的双胞胎女儿玩耍。

姐姐乖巧地穿着卡通袜子和小皮鞋,妹妹却光着脚丫在塑胶地面上欢快奔跑。

李姐一脸无奈地说:“这俩孩子打小就不一样,姐姐从小就不喜欢脱袜子,睡觉都得穿着;妹妹从会爬开始,就总把袜子蹬掉,怎么都不肯穿。”

“原本以为没啥大区别,没想到带了3年,才慢慢发现,两姐妹的体质大不同。”

李姐的一番话,惹得在场的几位宝妈和奶奶讨论起来:奶奶派往往认为“光脚容易着凉生病”,妈妈派则认为“光脚能让孩子更健康”。

那么,“爱穿袜”和“爱光脚”,到底哪个体质更好?

我们经常都能听到有人说“寒气从脚生”这句话,所以,看到孩子光脚,就会下意识反应,给孩子穿袜子,生怕“光脚”,对孩子身体产生不好的的影响。

其实,你可能对于光脚一直有误解,让宝宝光脚,好处多多。

别再误解“光脚”了,孩子光脚的3大好处,你别知道晚了

一、走的更稳

美国足病医学协会研究表明,孩子光脚行走时,足底的神经末梢能直接感受地面的不同纹理和硬度,刺激足部肌肉、韧带和骨骼的发育,孩子平衡感更好,手脚协调性也更强。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地发展。”

光脚走路可就是这个道理,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用小脚丫探索世界,锻炼足部力量和感知能力。

看看李姐家双胞胎就知道了。妹妹从小爱光脚乱跑,走来走去,平衡力更好,很少摔跟头。

而姐姐整天袜子鞋子裹着,脚丫对地面的感知力没那么灵敏,走路明显不如妹妹稳当,学走路的时候也比妹妹慢半拍。

二、体质更好

日本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孩子光脚接触地面,血液能循环得更快,还能刺激脚上的穴位,给身体做按摩,让免疫力增强。

光脚踩在地上时,脚丫能感受地面的温度,反馈给大脑,让身体开启调节温度模式,慢慢适应寒冷。

有数据显示,经常光脚的孩子,在秋冬感冒的概率比穿袜子的娃低20%-30%。

这不,李姐就发现了,她家妹妹这3年来体质明显比姐姐的好,一年到头几乎没有生过病,而姐姐则更加娇弱一些,如果没有护理到位,或者遇上换季,就会迎来一场小感冒。

这么一对比,就能明显发现,光脚对孩子免疫力提升,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三、孩子更开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心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发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孩子光脚的时候,脚丫子随便动,想怎么跑怎么跑,天性得以释放,心情自然愉悦。

就拿李姐家双胞胎来说,妹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而姐姐因为有袜子和鞋子的束缚,在玩耍时,显得有些放不开,性格也相对较为内向。

所以,光脚带来的自由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了解了光脚的这么多好处后,相信家长们都不会再阻止孩子光脚了。

尽管光脚有很多好处,但有4种情况不适合光脚

①秋冬季节地板凉,易生病

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地面的温度也更低。要是孩子还长时间光脚在地上跑,脚丫子的热气“蹭蹭”往外跑,特别容易着凉感冒。

老中医说了,气温低于15℃的时候,别让孩子光脚超过20分钟,而且要做好保暖措施,给孩子穿上合适的袜子和鞋子,不然容易生病。

②地面环境复杂易受伤

像游乐场,超市等场所,这些地方的地面,看着干净,其实脏得很,也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路上有碎玻璃碴子或细菌。

要是不管不顾让宝宝光脚在这些地方跑,一不小心就被划伤,或碰到脏东西,分分钟生病。

所以,在公共产所,或是地面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一定要以孩子的安全为先,给孩子穿上袜子和鞋子,保护小脚丫还能隔脏。

③生病的时候,抵抗力弱

中医也指出,脚部汇集众多重要穴位,堪称“第二心脏”,一旦受凉,很容易引发感冒等全身性健康问题。

因此,如果孩子体质较弱或正处于生病恢复期,要注意脚部保暖,应避免赤脚,以防寒气入侵加重身体负担。

④刚学走路阶段

对于刚学走路的孩子来说,光脚虽然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地面,但此时孩子的平衡感较差,走路摇摇晃晃的,摔跤就是家常便饭的事儿。

而且小宝宝骨头还没长结实,光脚踩硬地,时间久了脚型容易长歪,以后走路姿势不好看。

结语

总而言之,孩子“穿袜子”和“光脚”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具体还是要根据情况而定,冷就穿袜子,热就光脚,有危险就穿,没有危险可以适当让孩子光脚。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标签:袜子感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