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Win10 2025退场,英特尔18A工艺挑战台积电2nm
科技
04-07
阅读:88
评论:1
微软宣布将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结束对Windows 10的技术支持,包括漏洞修复和安全更新。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预测,此举可能导致全球约2.4亿台PC被淘汰,转化为近4.8亿公斤的电子垃圾,相当于32万辆汽车的重量。
尽管这些设备在硬件上仍可继续使用,但缺乏安全更新的系统将大幅降低其使用价值,最终可能被废弃或填埋。为缓解这一问题,微软推出了付费延长安全更新(ESU)计划,用户可额外获得最长3年的支持,但具体费用尚未公布。Canalys警告,若定价过高,用户可能更倾向于购买新设备,进一步加剧电子垃圾问题。
虽然PC的硬盘和电池等部件可回收利用,但整体处理仍面临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微软正推动下一代AI驱动的操作系统,以刺激PC市场复苏,但未就Win10淘汰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作出回应。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近日表示,公司最新的18A制程工艺在性能与能效上足以对标台积电的2nm技术,并有望更早投入市场。他强调,18A的两大突破——新型RibbonFET晶体管和PowerVia背侧供电技术,使其在芯片密度和能效比上占据优势。其中,PowerVia技术可提升布线效率、优化功耗表现,基辛格认为这一点让英特尔在先进制程竞赛中略胜一筹。
根据规划,18A工艺将在20A(2024年推出)之后量产,性能提升约10%,目标覆盖移动芯片、数据中心及代工业务。业内传闻ARM或成为首个客户,可能将其用于下一代移动SOC,但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近年来,英特尔在晶圆代工领域进展缓慢,但随着20A和18A的推进,其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公司还公布了后续节点计划,包括采用High-NA EUV光刻的"Intel Next+"工艺,预计2025-2026年落地。随着英特尔和三星的持续发力,全球先进制程市场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