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邂逅阅读,乐享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推荐 04-21 阅读:1 评论:0

书山春意暖,启卷咖溢香。4月18日,外滩街道“书‘山’有路,学贯中‘西’”第二季暨外滩街道“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在福州路480号漂流花园举行。通过“零距离”的交流平台,促进彼此了解,在书香与咖啡香中碰撞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火花。

近年来,外滩街道深耕“书‘山’有路,学贯中‘西’”这一文化品牌,以“党建引领多格合一”为工作抓手,立足上海首个新闻历史文化街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整合优质资源、拓展活动形式,联动数十家学校、单位,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文化活动,推动多元治理力量从“参与”迈向“协作”,让文化滋养基层治理的土壤,让文化自信成为外滩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咖啡香与书香交织中,区域化党建单位、商居联盟单位代表分享了他们对于“街区文化共建计划”的畅想,并一同将“文化共建logo”贴到“书山”之上,这也标志着“开卷启新·书山雅集”计划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深度挖掘福州路百年底蕴,联动区机管局、上海图书有限公司、上海外文图书有限公司、报童小学、华盛集团等十余家学校、单位,通过“咖啡+阅读”的创意形式,打造了“身份咖啡墙”“报业时光机”“盲盒音乐会”“书名连连看”“气味图书馆”“咖啡擂台赛”“渣绘艺术铺”“时光邮差局”“印章寻宝图”等九大特色互动摊位,让市民在品鉴全球咖啡风味、体验手工创作的同时,感受书籍与生活的深度联结。

阅读与咖啡是心灵的清醒剂,也是生活中的陪伴。入口处的“身份咖啡墙”,市民吴女士撕下“文艺咖”标签,选择了喜欢的书籍,便拥有了专属推荐书单。“平时上班经常路过这些书店,今天终于有机会停下来了解。”这种“家门口的文化盛宴”,正是外滩街道零距离家园工程的缩影之一——商居联盟成员单位开放场地资源,居民、白领参与,在增加街区人气的同时,促进辖区各个主体的联系。

“看报啦,看报啦,最新鲜的福州路大事件!”“报业时光机”前,报童小学学生化身民国小报童,在四大报业打卡框旁派发“文化福州路”主题报纸,童声吆喝重现历史场景。“你好,请给我一份报纸。”被吸引的市民驻足读报,在一张张充满稚嫩笔触的报纸版面上,了解着那些年福州路的大小新闻。

“盲盒音乐会”将文学与音乐巧妙融合,市民抽取歌曲卡片,唱出两句歌词即可兑换经典旧书;“书名连连看”则通过趣味视力检查,充分调动了大家的书籍知识储备。

书与咖啡本是不同的事物,却同样拥有着思想文化的温床与介质这一共性。“气味图书馆”将经典书籍与咖啡风味结合,以《百年孤独》配哥伦比亚中深烘焙咖啡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搭巴西咖啡的组合,用味觉解码文学意境,让市民们乐享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区机管局的绿色环保换电站摊位上,大家用废旧的电池和旧书换到了环保绿植盲盒、主题购物袋等纪念品,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降碳,“咖啡擂台赛”“渣绘艺术铺”则通过咖啡知识问答、香囊及多肉盆栽DIY,将环保理念融入美学体验,让市民在互动中了解咖啡文化,提高了节能低碳的意识。

众多参与者在“时光邮差局”写下一封寄给自己的信,并投入“漂流信箱”,山西小区居民宋建成以水墨妙笔生花地勾勒出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贯穿全程的集章机制同样激发了市民的探索热情,斜挎包、文创扇子、创意文具、优惠券……丰富的文创产品收获了一批“忠实粉丝”。

集到8个章的白领胡女士不仅拿到了精致的斜挎包,还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她兴高采烈地展示着意外惊喜,“外滩这个包太妙了,很有设计感,还能放下好多东西!”在探索乐趣弥漫的氛围中,不同身份、各个年龄段的市民共享文化盛宴。

在浸润书香与咖啡香的山西居民区,文化与生活的对话永不落幕。接下来,外滩街道将以“零距离家园”工程为纽带,不断串联起辖区书店、学校与企业资源,用更加年轻化、场景化的方式推动全民阅读,让外滩的文化气息在街区共治中浸润更多市民生活。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邵林峰 瞿煌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