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市1.08亿锂电池回收项目签约落地
近日,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人民政府与深圳州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一项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的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千阳县在新能源产业和环保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据悉,此次合作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1.08亿元,规划占地面积为22亩,将分阶段实施。其中,一期工程投资额为6000万元,预计建设周期为12个月。项目完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2.1亿元,年税收贡献预计为1436万元,同时将为当地创造200个就业岗位,将有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拆解及资源化利用,致力于将退役的电池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再生资源,实现真正的“变废为宝”。通过深度融合环保理念与科技创新,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涵盖“绿色回收—梯次利用—高效再生—产业闭环”的循环产业链,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深圳州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及梯次利用、储能技术服务以及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的研发等领域,自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在绿色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源,市场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随着大量电池逐渐进入退役阶段,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废旧电池,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锂电池回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退役后,仍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当电池容量剩余50%到80%时,虽然已无法支撑汽车的续航需求,但可以通过梯次利用的方式,在三轮车、农业机械、路灯等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应用场景中继续发挥作用。而当电池容量衰减到40%以下时,还可以通过拆解提取出锂、镍、钴等金属材料,用于循环再造新电池,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据统计,2022年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回收量已达到41.5万吨,市场规模高达154.4亿元。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动力电池退役量的逐年攀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561.62亿元,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市场规模合计将超过1000亿元。
在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既有比亚迪、中航锂电、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以及华友钴业、赣锋锂业、杉杉股份等材料企业凭借自身在电池生产技术和回收处理能力上的优势,构建起从电池生产到回收的闭环产业链;也有格林美、邦普循环等第三方专业回收企业,专注于电池回收领域,拥有专业的回收处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回收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动力电池领域,再生材料中的“黑粉”已成为备受瞩目的热词。作为粉碎后的废旧电池料组成的电子废弃物,“黑粉”中的金属混合物锂、锰、钴和镍等极具经济价值,被视为一座未被充分开发的“金矿”。欧美发达国家已从国家战略角度加强对这一“金矿”的开采和保护,中国也在积极跟进,以期在锂电池回收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然而,当前锂电池回收行业仍存在“小、散、乱”的问题。但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完善,锂电池回收行业正逐渐走向规范化,正规回收比例有望大幅提升。千阳县政府与深圳州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将为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的进步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