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剧一边爆红一边挨骂!《我的后半生》到底戳中了谁的痛点?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葬礼上,欢快的手机铃声突然炸响,退休教授沈卓然当场气晕,儿媳手忙脚乱关手机,弹幕瞬间被“编剧是懂黑色幽默的!”刷屏。
《我的后半生》直播收视率
3月31日,《我的后半生》一开播即登顶央视收视榜首,腾讯视频热度突破2万,数据可以说是相当好看,属于开播即爆的类型。然而,翻开某瓣评论区,前十条热评六条是差评:“悬浮”、“脱离现实”的骂声不绝于耳。
某瓣对于《我的后半生》的评价
实话说,这部剧的来头可不小,《我的后半生》改编自著名作家王蒙的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品,讲述了中老年婚恋这个在长剧领域鲜有涉及的话题,而演员阵容更可以说是极尽奢华:张国立、佟大为、梅婷、许娣、周野芒,无论是老戏骨还是中生代,都是内娱最顶尖的存在,每一个的演技都可以封神。
而且,这部剧原名《老爸去相亲》,可能为了更火,加上制作人还是黄澜,于是播出前改名《我的后半生》,与曾大火的经典剧《我的前半生》产生了微妙的联动,让人更多了一些期待。
《我的后半生》改名前海报
但不得不说,央视八套最近接连几部被给予厚望的剧都播收视率和口碑两极分化,本想着《我的后半生》可以播放口碑双红,没想到,这部剧亦陷入了这个怪圈。
一边是节节攀升的收视率,一边是铺天盖地的吐槽,这剧到底有何魔力让人边骂边追?
专挑“敏感神经”打!编剧的“热搜剧本”剧中,张国立饰演的退休教授沈卓然丧妻一年后,竟被护士长、女科学家、工会主任争相追求,弹幕调侃这是“爷爷版《甄嬛传》”。
而编剧显然也是高速冲浪达人,分分钟呈现短视频平台的经典场景。比如,女儿沈黛从国外飞回,对着亡母遗照默哀三分钟后,转头质问父亲:“你想让外人代替我妈?”这一幕让不少观众血压飙升:“父母再婚,子女凭啥干涉?”而儿子沈青嘴上支持,看到父亲火速同居却嘀咕:“这也太快了吧!”——这些情节精准踩中家庭矛盾的雷区,难怪有人感慨:“编剧怕是偷听了咱家的饭桌吵架!”
《我的后半生》剧照
不过,因为原著设定的一些原因,老沈的在剧中的设定多少显得有点“失真”!毕竟,在现实中的相亲角里,退休教授远不如有房有退休金的普通老头吃香。东北相亲节目里,大妈们单刀直入:“你有房吗?退休金多少?”相比之下,剧中的“众星捧月”显得格外梦幻。
中老年婚恋剧,一家人一起看,但却各看各的!“男人只有挂墙上才老实”“爱情不是招聘,不用拼简历”……这些自带传播基因的热词,开播前就被剪成短视频疯传,于是这样一部中老年婚恋剧,也和中老年相亲节目一样,被年轻人关注,于是,难的出现了我和父母同追一部剧的局面。
不过,虽然一家人一起看,但也是各看各的,看这部剧,年轻人玩梗称这是“银发恋综KPI”,中老年观众却看得眼眶发酸:“句句戳心窝子”。据平台数据,该剧播出后,腾讯视频40岁以上用户的观看时长占比超60%,一位60岁的网友评论:“这就是我们的日子,年轻人不懂空巢的苦。”可95后们则把剧中相亲片段配上《孤勇者》音乐,剪成《老年版非诚勿扰》,弹幕刷满“黄昏恋修罗场”“建议纳入婚恋教学片”。
或许,对于这样一部剧,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理解差别,注定让这部剧口碑不一,谁让“白天不懂夜的黑”呢!
当然,黑红也是红,各方显然都已深谙这一道理。央视八套黄金档打着“合家欢”旗号,腾讯视频用“爸妈爱看”标签精准投流。这边儿女陪父母追剧,那边年轻人边骂边截表情包,数据自然节节攀升。
而“65岁老头被疯抢,编剧活在梦里?”、“一个退休教授能有这么高待遇?太离谱了!”、“老年人的相亲,哪有这么梦幻”这些争议的焦点,在各大平台发酵,因这部剧,“代际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也让这部剧在争议中持续火爆。
说到底,这部剧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子女对父母情感的“双标”——年轻时喊着婚姻自由,到父母这儿却成了“丢人现眼”。也照出了老年婚恋中房产、健康、尊严的层层困局。对于老年观众,或许一位观众留言正是他们看剧的心情:“我爷爷看完两集,连夜召集全家立遗嘱。”而对于广大剧迷,则一定会为老戏骨的演技买单:“张国立的眼神戏,一秒代入!”而对于热衷于玩梗的年轻人则只是图个热闹:“就想看看还能多离谱!”
那么你看《我的后半生》了吗?你觉得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