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短剧联合芒果TV意欲何为?丨短剧七日断想

娱乐 04-30 阅读:0 评论:0

五一小长假将至,我们的新栏目“短剧七日断想”也跟您见面了。

所谓短剧七日断想,就是对一周来短剧行业的资讯进行评点,这些消息有的源自于公开报道,有的是独舌与业内人士私下交流时的独到发现。

我们的目标是在市面上流行的话术之外,发现反映行业真实风向的真料。

今天是第一篇,就从近期参加的这几场影视大会说起。

横屏短剧是真需求还是假风口?

宁波电视剧导演大会期间,一位横屏短剧制片人在小红书上有感而发,认为横屏短剧已由盛转衰,原因有两点:一是自己的项目收入不及预期;二是分账票房榜上的头部项目题材越来越局限,要么是古装虐恋,要么是类似于小程序剧的男频爽剧。留给其他题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横屏短剧正在经历的,正是网络电影曾经走过的路,尤其是在商业模式上,仍然严重依赖平台输血。

其实他的感知没错。竖屏微短剧大干快上,很快就聚拢了一大批来自于各行各业的草莽英雄,商业玩法不断突破想象,这种活力给了从业者很大的信心:干就完了,总能找到出路。

但横屏短剧不一样,尽管面对短剧精品化和剧集向短的趋势,平台正在掏出真金白银扶持创作者,但主要还是沿着过往足迹向前。

需求和机会肯定是存在的,郭靖宇在春交会上说,长信传媒以前做的横屏短剧大部分是赔钱的,现在加紧入局是因为平台的“保底+分账”的政策更好了。

问题是,红果短剧大规模烧钱是因为弹药充足,但长视频平台不是。所以很显然,“保底+分账”的待遇是有准入门槛的,以前有过爆款经验的团队应该能近水楼台,腰部及以下的想在这里寻求钱景估计很难。

因为平台的压力更大。理想的状况是横屏短剧乘上短剧概念的风口,趁势产出几个大爆款,实现会员拉新,广告商青睐,以及资本的重新看好,所以冲锋队自然要挑精兵良将。

但成本控制肯定不可能用长剧思维了。郭靖宇说,过去赔钱的短剧里,数《江城诡事》赔得多。一查分账票房,那可是腾讯视频去年的短剧分账的第三名,有1700万。

正确的做剧姿势或许得像创横屏短剧分账纪录的《原罪》这样,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在电视剧导演大会上透露,它的单分钟成本不到1.5万。《原罪》一共25集,每集18分钟,也就是说全剧成本不到700万。这个成本博取3300万的分账票房,投资回报率非常可观。

在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看来,微剧(竖屏)靠速度决胜,短剧(横屏)将出爆款破局。从这个角度说,平台眼里的爆款应该不会是《原罪》这个量级,现在谈横屏短剧已由盛转衰也还为时尚早。

红果短剧牵手芒果TV

大会之外,上周短剧行业最大的一个新闻便是红果短剧与芒果TV正式达成了系列合作,双方将围绕优质成品短剧授权、IP联动开发及联合出品、短剧商业化三大核心方向展开深度合作。

长短剧平台合作在三个月前也有过一次,主角是爱奇艺和红果短剧。不过,爱奇艺CEO龚宇随后在公开场合炮轰红果短剧利用市场主导地位,签排他性协议,似乎宣告着合作的破裂。

红果短剧此次牵手芒果TV,合作细节比之前同爱奇艺的那份要细化很多。“IP共培计划”很好理解,红果短剧有番茄小说供应IP,芒果TV也有长剧积累的业缘关系和IP版权,两者的叠加、耦合,就给行业和资本市场讲了一个好故事。

更值得关注的是“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的模式。其中说道:红果短剧与芒果TV突破传统短剧分销逻辑,依托双方平台短剧分账政策和产品基础,实现“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通过“定制化内容分发”、“分账策略”、“联合营销”一体化创新机制,形成红果+芒果双平台精品短剧联盟专区——“果果剧场”。

该专区将实现红果短剧与芒果TV的内容互通:芒果TV用户可观看《一往情深》《撒娇大叔最好命》等多部红果热门短剧,而大芒精品微短剧《念念无明》《一梦如故》等也将登陆红果短剧APP,并通过双平台算法推荐、流量倾斜及联合营销,最大化内容曝光与用户触达效率。

精品短剧联盟的概念一出,就有点建立行业新规则的意味了。传统的短剧分销,有点类似自媒体时代初期的“一稿多投”,短剧版权方会在多个平台上架作品,既吃付费端的盈利,也吃免费端的分账,付费端和免费端又分为不同的平台。

如果这种模式能一直持续下去,那双平台的精品短剧联盟,对制作方吸引力能有多大?只靠所谓的算法推荐、流量倾斜和联合营销吗?

因此,这个短剧联盟或许是个信号。对版权方来说,平台分发迟早从多选题变成单选题,而且能不能进入联盟,吃多家的流量和分账,也得看符不符合联盟的准入规则。

对其他平台来说,一旦这种类型的联盟成为版权方的最优选择,就会面临内容不足的困境。到那时,要么上门求合作,成为联盟的一员;要么联合起来,成为另一方巨头。如此种种,短剧行业全新的制播生态和游戏规则也就建立了。

【文/许心强】

The End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历史消息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