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展示李建成的头颅后其部下的抵抗迅速瓦解

历史 04-26 阅读:7 评论:0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极具戏剧性和重要性的一次政变,直接奠定了唐朝的未来走向。这场政变不仅是权力的角逐,更是生死搏斗,其中砍下李建成的头颅成为李世民取得胜利的关键一步。

玄武门之变的背景: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武德九年(626年),唐朝开国不久,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之间的矛盾已难以调和。作为开国皇帝李渊的二子,李世民凭借卓越的战功与智谋在朝中拥有很高威望,而太子李建成则占据嫡长子的身份,凭借储君之位掌握权力。

这场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在太白金星出现在天空时达到高潮,古人认为这一天象预示着政权更替。借此时机,李建成加快了行动,他意图借出征突厥的机会削弱李世民的力量,甚至谋划在欢送李元吉出征的宴会上将其杀害。然而,这一密谋被李世民提前知晓,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

李世民与李渊的博弈:巧妙避险

政变前,李建成试图利用天象挑拨李渊,声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暗示李世民有反叛之心。李渊深信天象,召李世民入宫询问。然而,李世民极其机智,巧妙地避开了这一危险话题,反而揭露李建成和李元吉与后宫嫔妃的不正当关系,瞬间转移了李渊的注意力。面对这样的问题,李渊的怒火完全被点燃,他决定次日召集李建成和李元吉共同处理此事。“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上以其状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且曰:‘臣于兄弟无丝毫负,今欲杀臣,似为世充、建德报仇。臣今枉死,永违君亲,魂归地下,实耻见诸贼!’上省之,愕然,报曰:‘明当鞫问,汝宜早参。’”

这一过程中,李世民不仅化解了危机,还为第二天的政变创造了机会。

玄武门伏击:李世民的生死一搏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凌晨,李世民与亲信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提前埋伏在玄武门。尽管手下兵力不多,但李世民已经无路可退。当天清晨,李建成和李元吉带着随从大摇大摆地进入玄武门,李元吉虽有所警觉,但已为时晚矣。当二人准备逃回东宫时,李世民迅速追击,一箭射中李建成,结束了太子的性命。

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死后,李元吉试图反击,虽连续射箭,但心虚无力。最终,他也被尉迟恭的骑兵射杀。李世民在这场搏斗中几度险些丧命,但凭借尉迟恭等人的英勇协助,最终赢得了胜利。“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翊卫车骑将军冯翊冯立闻建成死,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乎!’乃与副护军薛万彻、屈咥直府左车骑万年谢叔方帅东宫、齐府精兵二千驰趣玄武门。张公谨多力,独闭关以拒之,不得入。云麾将军敬君弘掌宿卫后,屯玄武门,挺身出战,所亲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观变,俟兵集,成列而战,未晚也。’君弘不从,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呼而进,皆死之。君弘,显俊之曾孙也。”

政变后的危机:冯立率军反攻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死亡并未让政变立即尘埃落定。得知二人被杀的消息后,李建成的亲信冯立联合东宫和齐王府的两千余亲兵,迅速组织反攻,直接向玄武门发动进攻。守门将领张公瑾力大无比,独自关闭玄武门大门,暂时阻挡了敌军的进攻。然而,战况依旧危急。

此时,尉迟恭果断采取了关键行动。他找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尸体,砍下二人的头颅,并带着它们回到玄武门,向冯立的军队展示。士气顿时大幅下降,冯立及其部下迅速崩溃。最终,冯立的军队分散逃走,玄武门之变逐渐得以平息。“守门兵与万彻等力战良久,万彻鼓噪欲攻秦府,将士大惧;尉迟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宫府兵遂溃,万彻与数十骑亡入终南山。冯立既杀敬君弘,谓其徒曰:‘亦足以少报太子矣!’遂解兵,逃于野。”

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的结束:权力易手

随着冯立等人的撤退,李世民完全掌控了局势。他命人进入武德殿,将李渊控制起来,并迫使李渊让出权力。“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时宿卫及秦府兵与二宫左右战犹未已,敬德请降手敕,令诸军并受秦王处分,上从之。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自东上阁门出宣敕,众然后定。上又使黄门侍郎裴矩至东宫晓谕诸将卒,皆罢散。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政变的尾声中,李世民采取了清洗行动,斩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及其部分亲信,甚至连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也被送入宫中为奴。然而,就在大规模清洗开始时,尉迟恭再度劝谏,指出继续滥杀可能引发更大动荡。李世民听从了建议,赦免了一部分亲信,甚至召回了冯立、薛万彻等人,恢复他们的职位。

李世民称太子与大唐盛世的开端

三天后,李世民被册立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李渊正式禅位,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开启了大唐盛世的贞观之治。这一政变不仅巩固了李世民的权力基础,也为唐朝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玄武门之变背后的血雨腥风,依然是历史上不容忽视的恐怖记忆。

玄武门之变展示了皇室内部的残酷斗争,也体现了李世民在生死存亡关头的果断与冷酷。砍下李建成的头颅,不仅是李世民获胜的关键一步,也是他最终掌控唐朝政权的象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