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危及生命却 “要命” 的耳鸣,真的只能默默忍受吗?

健康 05-08 阅读:0 评论:0

夜深人静时,耳朵里突然响起尖锐的蜂鸣声;工作学习时,持续不断的嗡嗡声干扰思绪,让人无法集中精力 —— 这就是困扰无数人的耳鸣。它不像重大疾病那样直接危及生命,却如影随形,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让人产生 “生不如死” 的痛苦。难道面对耳鸣,我们真的只能默默忍受吗?答案是否定的。

耳鸣是一种在外界没有相应声源的情况下,耳朵或头部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它的成因复杂多样,像耳朵本身的疾病,如外耳道炎、中耳炎、内耳疾病等,会破坏耳部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引发耳鸣。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例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 等高分贝场所,会损伤内耳的听觉细胞,导致耳鸣,不少摇滚音乐爱好者、工厂工人都深受其害。此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也都可能成为耳鸣的诱因。

耳鸣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持续性的耳鸣会严重干扰睡眠,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即便睡着也容易被耳鸣声惊醒,长期睡眠不足又会导致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耳鸣还会引发烦躁、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患者往往陷入 “耳鸣 - 情绪恶化 - 耳鸣加重” 的恶性循环。在极端情况下,严重的耳鸣甚至会让人产生轻生的念头,可见其对心理健康的打击之大。

不过,耳鸣并非无计可施。首先,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耳部疾病引起的,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取出耵聍后耳鸣症状就能得到缓解;若是中耳炎等炎症导致,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耳鸣也会随之减轻。对于因噪音导致的耳鸣,远离噪音环境,并配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逐渐改善。

除了医学治疗,还可以采用耳鸣习服疗法。这种方法通过使用耳鸣掩蔽器等设备,播放柔和的声音来掩盖耳鸣声,帮助患者逐渐适应耳鸣的存在,减少对耳鸣的关注和焦虑。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瑜伽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合理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都对缓解耳鸣有帮助。

耳鸣虽然恼人,但只要我们积极面对,找到病因并采取科学的治疗和调节方法,就能够减轻甚至消除耳鸣带来的困扰。不要再默默忍受耳鸣的折磨,行动起来,重新拥抱宁静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