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戴"三条簪"惹争议?民俗专家炮轰别拿婚俗当戏服!遭本地人回怼:她才是妈祖代言人!
这两天,刘涛在福建可是火出圈了!先是在妈祖诞辰大典上惊艳亮相,转头又因为头上戴的"三条簪"被专家点名批评。这事儿闹得,连福建本地人都坐不住了,直接站出来力挺刘涛。要说这娱乐圈的事儿啊,还真是热闹不断!
妈祖诞辰大典,刘涛再现"神性"美前两天是妈祖1065周年诞辰,刘涛作为官方认定的"妈祖文化宣传大使"出席了庆典。当天她穿着件拖地长裙,衣服上绣着精致的凤凰图案,往那儿一站,活脱脱就是仙女下凡。
有现场观众说,刘涛走路时裙摆飘飘,头上戴着的发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得人眼睛都移不开。特别是晚上献寿桃的环节,她换了身粉色旗袍,半扎着头发,捧着寿桃的样子,让不少老人家直呼"太像妈祖显灵了"!
更神奇的是,开拍前祭海仪式上香烛突然折断,青烟在海风中乱飘,把工作人员都吓坏了。直到刘涛穿着戏服虔诚跪拜后,供桌上的蜡烛"唰"地窜起三尺高的火苗。打那以后,只要拍刘涛的戏,再大的风雨都能秒变晴天。这些事儿传开后,福建人都说刘涛是"妈祖亲选的代言人"。
刚参加完妈祖庆典,刘涛又马不停蹄地跑去帮央视宣传福州非遗文化。这次她穿了件花钉珠马甲,头上戴着当地特色的"三条簪"。这发簪造型很特别,远看像三把小刀插在头上,一下子就冲上了热搜。
没想到这一戴可捅了马蜂窝。有位自称民俗专家的跳出来说,三条簪是福州姑娘出嫁时的头饰,刘涛这么戴不合适,是在拿婚俗当戏服。这话一出,可把福州人给气坏了。
老福州人赶紧出来科普:三条簪可是有来历的!明朝那会儿倭寇闹得凶,福州妇女就把簪子做成刀剑形状,遇到危险能拔下来防身。后来慢慢演变成未婚女子的标配,寓意驱邪纳福。去年三条簪刚入选市级非遗,正需要刘涛这样的明星帮忙宣传呢!
要说刘涛在福建人心中的地位,那可不是一般的高。自从演了妈祖,好多老人家看见她就想跪拜。这次戴三条簪的视频一出,淘宝上同款发簪直接卖断货。有网友调侃:"专家说不能宣传?可老百姓用钱包投票了!"
福州本地的李阿姨告诉记者:"我们小时候都戴这个,哪是什么婚俗专属?刘涛戴着可好看,把我们传统文化都带火了!"还有年轻人晒出奶奶当年的老照片,证明三条簪就是日常头饰。
更打脸的是,有人扒出这位"专家"根本不是研究福州民俗的。现在他的社交账号已经删光了相关言论,估计是架不住网友们的"知识轰炸"。
三条簪背后的血泪史说起三条簪的历史,那可是一部福州妇女的血泪史。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沿海。当时福州女子就把发簪做成兵器样式,既能防身又能杀敌。清朝《福州府志》里还记载过妇女用发簪击退倭寇的故事。
到了民国时期,三条簪差点失传。1930年,当时的省政府代主席方声涛说戴三条簪"有伤风化",下令禁止。直到近些年,大家才重新重视起这个传统。
非遗传承人王师傅说:"三条簪制作工艺很复杂,要经过锻打、雕刻、鎏金等二十多道工序。现在会做的老师傅不到十个人了。"这次刘涛一戴,好多年轻人跑来学,可把老师傅们高兴坏了。
明星效应带动文化传承其实明星参与非遗宣传不是新鲜事,但像刘涛这样引发全民讨论的还真不多。有数据显示,她戴三条簪的视频发布后,"福州非遗"搜索量暴涨300%,三条簪制作体验课预约都排到三个月后了。
文化学者张教授说:"传统文化要创新传承,关键是要让年轻人感兴趣。刘涛用自身影响力带动关注,这是好事。"连福建省文旅厅官微都发文感谢刘涛助力非遗推广。
不过也有网友提醒:"宣传传统文化是好事,但还是要尊重原本的习俗。"比如三条簪在不同场合的戴法就有讲究,未婚女子戴三根,已婚戴两根,寡妇戴一根,这些细节不能搞错。
结语这场"三条簪"风波,说到底还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老辈人想守住规矩,年轻人追求新意,专家在意文化内涵,老百姓图个热闹好看。但无论如何,能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总是好事。
现在刘涛的抖音评论区可热闹了,有求妈祖保佑的,有问三条簪哪里买的,还有请教福州旅游攻略的。要我说啊,这波文化宣传,刘涛和福州都赢麻了!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明星该不该参与传统文化宣传?三条簪到底是婚俗还是日常头饰?欢迎在评论区唠唠!
[参考资料]
极目新闻《刘涛现身福州录制节目》2025.4.22
中国蓝新闻《刘涛出席春祭妈祖大典》2025.4.20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公开报道,如有争议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