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有位孝子,武力值爆棚轻松杀双虎,后来还被封为天蓬元帅

历史 04-08 阅读:1 评论:0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各诸侯国均各自为政。这些诸侯国经常为了个人私利互相攻打。当时,大国吞并小国,强国之间争霸,成了这一时期的常规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猛将、智士就成了各国实现梦想所必须依靠的重要人才。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孝子,不但非常孝顺,而且武力值爆棚,曾经轻松杀死双虎,后来还被封为了天蓬元帅。

春秋时期出现过不少的孝子,这里来看一位非常特别的孝子。话说在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做卞庄子的大夫。这位卞庄子是当时鲁国非常有名的勇士,武力值爆棚。

春秋时期,猛将大多是可以打死老虎的勇士:杜回一天徒手打死五虎,公孙捷杀虎。卞庄子身为鲁国勇士也不例外,不过他的杀双虎战例非常耐人寻味,他并没有一味依靠蛮力,而是使用了智谋。

太史公的《史记·张仪列传》就详细记载了卞庄子打虎的具体经过。鲁国勇士卞庄子偶然遇到了两只老虎,这两只老虎正在为了争夺一只牛而对打,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卞庄子体内的勇士之血突然激发了他的豪情,这位猛人准备立刻上去打虎除害,然而此时一位馆竖子却劝住了他。

一种说法认为馆竖子是普通的童仆,另一种说法则表示馆竖子为郑国都尉管竖子。馆竖子提出了个非常好的办法,他认为一人斗双虎过于冒险,就算能赢也要花费许多力气。因此还不如让两只老虎打得两败俱伤,再趁机下手,这样就事半功倍了。果然两虎互相弄得重伤,卞庄子一出手轻松就解决了它们。从此,卞庄子一人杀双虎的事迹天下闻名。

其实卞庄子武力值爆棚,真要上去斗双虎也可以解决它们,然而他却选择了忍耐片刻再去斗虎,由此可见他这人还是有一定的智谋,至少能够听从别人的正确建议,不是那种单纯的有勇无谋的傻猛男。

春秋时期,齐国强而鲁国弱,但是齐国却因为惧怕卞庄子而不敢轻易伐鲁。据《荀子·大略》记载:“齐人欲伐鲁,忌卞庄子,不敢过卞。”可以看出来,齐国因为怕卞庄子而不敢轻易攻打卞这个地方。

卞庄子不但是一位天下闻名的勇士,同时也是位非常孝顺的儿子。卞庄子与老母相依为命,因此对待母亲非常孝顺,母亲的心情好坏与身体健康状况都牵动着卞庄子的心,老母是卞庄子的牵挂。

大国攻小国是春秋时期诸侯们的常规操作,纵然齐国惧怕卞庄子,可为了开疆扩土也只得硬着头皮去讨伐邻居鲁国了。得到齐国数万人马来攻的消息后,鲁昭公一点也不害怕,因为他觉得自己有打虎猛将卞庄子辅佐,可以轻松搞定齐国大军。鲁昭公很快命卞庄子为大将,率领鲁国精兵去退敌,然而结果却打脸整个鲁国。

《新序卷第八·义勇第八》与《韩诗外传》均记载了卞庄子被齐国打得大败的详细经过。原来卞庄子这人非常孝顺和重情重义,他心中十分牵挂母亲,但又感国君知遇之恩,于是就怀着牵挂之心前去上阵厮杀。

结果孝顺的卞庄子却意外败北。两军交战之时,本来卞庄子挥舞手里的大刀杀得敌军大败,然而这位仁兄却在杀敌之际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老母,走了神的卞庄子被敌人钻了空子,最终连败三阵。鲁国的兵马死伤大半。

战争结束后,虽然鲁昭公也很愤怒,不过爱惜人才的他选择了网开一面,只是把卞庄子杖责了一顿,并将他赶了出去,没有按军法处死卞庄子。

过了段时间,卞庄子母亲病逝,他守孝三年后再次投军。这次齐鲁再次开战,卞庄子手拿大刀直奔敌军,三战斩杀齐国三名带甲将军。鲁国主帅非常敬佩卞庄子,于是和其结为兄弟。鲁国取得小胜后趁机包围了南阳城,可是齐军坚守不出,鲁军就是攻不进去。

关键时刻,卞庄子表示愿意一人前去骂战,引齐兵出城,然后鲁国大军前来趁势打败齐军夺城。卞庄子的计谋不错,然而却有风险。万一鲁国大军未能及时感到,卞庄子则有生命之忧,毕竟一人再猛也敌不过千军万马。

鲁军统帅不愿让自己的兄弟去冒险,可卞庄子执意要去,结果卞庄子一人真的引出了齐兵,而他也被敌人包围。卞庄子挥舞手里的大刀,杀死了七十多人,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沙场。

鲁国大军打败了齐军,夺下了南阳,可卞庄子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卞庄子死后,鲁军统帅与鲁昭公都非常痛心,鲁昭公以非常隆重的仪式埋葬了卞庄子。

后人都非常钦佩这位孝子猛将。到了宋元时期,道家甚至封卞庄子为天蓬元帅。天蓬元帅这个职位大家不会陌生,因为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二师兄猪八戒前身就是天蓬元帅。

然而根据道教典籍《道法会元》卷一五六所描写:“祖师九天尚父五方都总管北极左垣上将都统大元帅天蓬真君,姓卞名庄。”这部道家典籍还把卞庄子形容为统领三十万神兵的三头六臂的神仙。

卞庄子就是春秋时期非常特别的大孝子,不但武力值爆棚可以轻松杀死双虎,而且后来还被封为了天蓬元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