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疼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国际 04-23 阅读:1 评论:0

大家都说“胡人的国家运气不会超过一百年”,但奇怪的是,在北宋那时候,有个蛮族就像突然冒出来的一样,硬是把这老说法给打破了。

两百年间它一直坚挺着,最后成了把大宋王朝压垮的关键一击。

即便是勇猛无比的岳飞,也没啥好办法,只能眼睁睁瞅着王朝快要完蛋了。

这样一个强大的民族,怎么就突然间在历史里没了踪影,现在还能寻到他们的后代吗?

你可能觉得难以置信,但他们其实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说起历史,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有个出名的故事,那就是用一杯酒就解除了大将们的兵权。但在那之前,还有个更厉害的皇帝,他就是周世宗柴荣。

大家都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好皇帝,是那个时代唯一能收拾五代十国烂摊子的君王。但遗憾的是,他寿命不长,只坐了六年龙椅就走了,结果给宋朝做了铺垫,啥也没落下。

就是因为这样,赵匡胤才能在陈桥发动兵变,让人披上黄袍推他做皇帝,紧接着他就创立了北宋王朝。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这人是个行军打仗的能手,力气大得很,他就是靠这个本事一步步起来的。他自己当过皇帝,尝过那滋味,怎么可能还会让别人也这么轻松地走上这条路呢?

当了皇帝后,赵匡胤对武将管得很严,但对文官就很宽容了。对武将们,他设了不少规矩,限制他们的行动。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宋的兵士们和将领之间基本没啥交集了,他们也不敢随便多打交道,生怕被安上个无端的罪名。

朝廷会经常轮换士兵,每个士兵可能刚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还没怎么熟悉呢,就得准备打包走人,被调到别的地方去。

北宋时候,最牛的军队是那些保卫皇家的禁军,而被派到外面的军队,实力上就比不上这些禁军了。这样一来,那些本该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战斗力就弱了不少。

而且,他们没法调配得当,将士和士兵的配合不够默契,结果就是连年战败。

打了败仗就得跟赢了的国家商量条件,宋朝那些官员和皇上,大多都想着求和。说实话,大宋别的没有,就是银子多得很。

那些野蛮人一个个都穷得叮当响,一听到能拿到赔偿,眼睛立马就亮了起来,这样虽然换来了短时间的平静,但问题可不少。

宋朝老是割地赔钱,国库再充盈也禁不住这样折腾,文官一大堆,武官却寥寥无几,国力自然就一天不如一天。反观那些好战的契丹人,可就算捡了大便宜了。

北宋和辽朝关系的转变,檀渊之盟是个重要节点,这事儿得聊聊。北宋的军队战斗力虽然不算太强,但檀渊之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真不小。

但在澶渊之盟那会儿,皇帝可是亲自上前线指挥,连皇上都出手了,士兵们哪能不豁出去啊,他们一使劲儿,战局还真就被他们给翻过来了,北宋最后勉强赢了这一仗。

但是,那时候北宋已经有点想溜之大吉的意思,加上契丹人也难以再进一步获胜,所以两边就商量着签了个协议。宋朝呢,为了保住和平局面,就主动放低了身段。

宋朝在那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后,却自己先低了头,这让契丹人心里犯了嘀咕,心想这对手咋这么好对付呢,那干嘛还要白白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呢?

契丹人休整了一段时间,跟北宋安安稳稳地过了几十年。但之后,他们还是决定攻打宋朝。这不仅仅是因为契丹人性格好斗,更重要的是,他们背后有萧太后的撑腰,让他们底气十足。

辽朝起初并不怎么昌盛,连着好几代皇上都不太行,这使得国家整体实力偏弱。不过后来,总算出了个还算有能耐的皇上,只不过这皇上呢,也显得有些吃力。

这位厉害的皇帝吧,按理说应该既聪明身体又好,但他偏偏只有聪明的脑子,身子骨弱得很,老是这儿疼那儿痒的。为了省得自己因为不舒服没法上朝,他干脆就让老婆大人来代替他,坐在帘子后面处理国家大事。

他老婆同样不简单,能搞定好多国家大事,思路也特别清晰。这位了不起的皇后,日后就是大名鼎鼎的萧太后。萧太后对辽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家实力立马飙升。有了硬实力,他们就想继续壮大,想让国家更加昌盛,所以选择了出征打仗。

那时候,萧太后他们一伙儿盯上了北宋。北宋地方大,又重文轻武,简直就是块软柿子,好捏得很。辽朝瞅准了这个机会,心想送到嘴边的肉哪能不吃呢,于是隔三差五就找北宋的麻烦。

这导致北宋本就薄弱的武力更加难以应对,为了换取一时的安宁,好让百姓能有机会恢复元气,北宋里那些主张和谈的大臣和皇帝,就决定忍气吞声,哪怕得割让土地、赔偿银两,只要能少打些仗就行。

人心本善,但这样一来反而容易纵虎归山。毕竟,辽朝那帮家伙胃口大得很,才不会管北宋的皇上心里怎么想,他们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把北宋的地盘抢到手。

有个聪明又能干的头儿,还有强大的军队撑腰,再加上百姓们个个勇猛善战,他们简直无人能敌。但为啥契丹人最终没能赢,其实想想也明白。

他们光有打架的本事,却缺了谋略,一打完胜仗就骄傲起来,做事情也不像从前那样有计划,有眼光了。

在取得一些成就并从宋朝皇室那里得到好处后,这些目光短浅的家伙,就开始瞎折腾了。他们整天只知道玩乐,连脸面都不要了,结果一不小心就惹毛了完颜阿骨打。

碰上了惹不起的命运宠儿,辽国的运势算是走到头了。

最终,契丹人被击败,只好跑到其他地方去安家。他们失去了权力和昔日的荣耀,只能四处漂泊。由于民族融合的速度挺快,契丹人也就慢慢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尽管史书里头没提及这事儿,但现在的科技手段可真是挺牛的。科学家们把契丹人的基因拿去对比了下,结果发现,现在叫达斡尔族的,并且族谱上有耶律这个姓的,其实就是契丹人的后代。

尽管现代人没法完全重现契丹人的长相,但从基因角度来说,契丹人的血脉好像还在延续,没彻底消失。

但其实,契丹人到底还在不在,这事儿对咱们来说不那么关键。关键是要从历史里头学到东西,把先辈们踩过的坑、走过的弯路都给绕过去,这才是咱们最该上心的事儿。

不是像北宋那样只知道躲闪,也不像契丹人那般狂妄自大,这样的智慧才真的引人深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