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号终章,美军航母霸权落幕 东风导弹划定新防线
尼米兹号航母的核反应堆在波斯湾海域最后一次轰鸣时,太平洋西岸的山东舰正展开新一轮舰载机夜间起降训练。这艘服役51年的美军功勋战舰,以中东“维稳任务”为其生涯画上句点,恰似美国海洋霸权时代的隐喻,曾经不可一世的航母威慑,正在东风-26导弹4000公里射程的阴影下黯然褪色。
2024年5月,尼米兹号带着由6艘护航舰艇、60架舰载机组成的打击群驶向霍尔木兹海峡。五角大楼宣称这是“常规威慑部署”,但军事观察家注意到,该舰搭载的EA-18G电子战机数量较常规配置增加30%,暗示其真实任务是为以色列可能对伊朗的打击提供电磁掩护。
这艘满载排水量10万吨的巨舰,曾在1991年海湾战争创下日均起降120架次的纪录,如今却要借助电子干扰才能确保战场生存。
尼米兹号的辉煌定格在20世纪军事史:35万次舰载机起降、4200架次沙漠风暴行动出击、连续342天海上部署记录。其配备的F/A-18机群与“海麻雀”防空系统,在1996年台海危机时曾让中国沿海如临大敌。
但时移世易,该舰引以为傲的蒸汽弹射器,在中国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面前已成昨日黄花;其搭载的E-2预警机探测半径,更被山东舰空警-600的数字化相控阵雷达甩开代差。
当尼米兹号在中东执行告别任务时,青岛军港的055型驱逐舰正在进行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装填测试。这款射程1500公里的舰载武器,配合北斗卫星导航,可在第一岛链外对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打击。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模拟推演显示,中国火箭军的东风-26导弹旅能在12小时内对4000公里海域投射480枚分导式弹头,足以瘫痪两个航母战斗群。
美军将希望寄托于福特级航母,但该舰电磁弹射器故障率高达8%,远超设计标准的1/400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完成电磁兼容性测试,其搭载的歼-35隐身舰载机作战半径达1200公里。
更令五角大楼焦虑的是,中国造船厂正以每年下水1.5个英国皇家海军总吨位的速度扩军,而美国纽波特纽斯船厂却因工人老龄化导致福特级二号舰延迟18个月交付。
2016年南海对峙时,美军航母可抵近至中国海岸线500公里处示威;2024年,尼米兹号在菲律宾海演习时始终保持在关岛以西2000公里安全线外。这种克制源于解放军建立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包括76个东风导弹发射旅、8颗海洋监视卫星和超过120架轰-6N轰炸机组成的立体猎杀网络。
当尼米兹号的舰岛在夕阳中驶向退役码头,山东舰的甲板正被新一代舰载机的引擎轰鸣震动。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航母霸权交接,不仅见证着钢铁巨兽的谢幕,更昭示着智能导弹时代的力量法则,在北斗卫星指引的弹道轨迹下,海洋控制权的游戏规则已被永久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