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台海“海峡雷霆-2025A”演习期间,美国三艘航母的动向分析
东部战区4月2日宣布,解放军在台海展开“海峡雷霆-2025A”演习,并以“毁瘫”定义此次行动。
此次演习正值台海局势敏感之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美国航母在哪里?
此次演习中,解放军在东海进行了远程火力实弹射击,模拟打击敌方重要港口、能源设施等目标,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战区发布的声明同时提供英文版本,这一举动无疑是向美国传递明确信号。
演习的时机也颇为微妙,就在几天前,美国防长奥斯汀结束了亚太之行。
访问日本、菲律宾期间,他公开对中国表达敌意,声称要与美日“肩并肩”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甚至将中国定义为比俄罗斯更大的“唯一迫在眉睫的威胁”。
奥斯汀前脚刚离开亚太,解放军后脚就启动了台海大规模军演,这无疑是对美国“安全承诺”的直接挑战。
而美国航母的动向更是引人关注。
据外媒报道,“华盛顿”号航母一直停留在日本的横须贺军港,没有出海迹象;“卡尔文森”号航母虽然在南海,却径直驶向中东,准备与“杜鲁门”号航母会合,以应对胡塞武装的袭击,似乎对西太平洋地区的事态发展漠不关心;即将退役的“尼米兹”号航母虽然已经出海,但距离西太平洋还很远,抵达时间尚不确定。
美军三艘航母在解放军台海军演期间不约而同地远离演习区域,这很难用巧合来解释。
岛内,赖当局再次感到被美国“抛弃”,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回顾1996年的台海危机,当时解放军在台海军演期间,美军曾派遣两艘航母逼近台海,展现强硬姿态。
仅仅不到三十年,形势发生了逆转。
如今,美军三艘航母在解放军演习期间纷纷远离台海,这种转变耐人寻味。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迁。
一方面,美国的霸权地位已不如1996年那般强势;另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与29年前相比,解放军如今拥有三艘航母,并且几十年来持续打造“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反航母手段日益丰富。
1996年的台海危机促使中国痛定思痛,大力发展军事实力。
如今,解放军不仅拥有了三艘航母,更在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此次演习中,解放军出动了轰-6K轰炸机,携带了KD-21空射反舰高超音速导弹。
据美媒推测,该导弹速度高达6马赫,射程超过1500公里,配合轰-6K轰炸机3500公里的作战半径,足以对50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发动攻击。
这意味着美军航母在西太平洋地区,无论是在第一岛链还是第二岛链,都将面临中国“航母杀手”的威胁。
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也是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
美国如今已无法像1996年那样在全球范围内肆意妄为。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更加谨慎地考虑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
此次“海峡雷霆-2025A”演习以及美军航母的动向,再次凸显了台海地区的地缘政治复杂性。
中美两国在台海地区的博弈日益激烈,地区和平稳定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持续增长的军事实力和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正在改变地区的力量平衡。
未来,台海局势将如何演变?
中美两国又将如何管控分歧,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