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费翔含泪哽咽:这一生最后悔的事,竟是没让母亲看到我成家
"我家里没人了……"64岁的费翔哽咽着说出这句话时,整个采访间陷入死寂。这位曾让亿万女性疯狂的白马王子,此刻像被抽走了最后一根脊梁。他用力扯动嘴角试图微笑,可泛红的眼眶里,全是藏不住的破碎感。
1987年春晚,一米九的混血王子唱着《冬天里的一把火》烧红大江南北。37年过去,当同龄人儿孙绕膝时,费翔在上海的豪宅里,却连年夜饭都凑不齐一桌人。母亲毕丽娜离世那天,他在微博写下:"我的光灭了。"93岁的母亲至死没等到儿子成家,而费翔守着"不婚主义"的坚持,在殡仪馆签字时才发现——亲属关系栏里,他竟已是家族最后一人。
年轻时总以为自由大过天。费翔不是没尝过爱情的甜,与叶倩文那段轰动香江的恋情,至今仍是八卦头条的"意难平"。可当他为事业远走百老汇时,绝不会想到:有些转身,就是一辈子。如今看着剧组里于适、娜然们打闹嬉笑,他忍不住喃喃:"当年我姐姐要是还在……"27岁患癌去世的姐姐,离婚后远走美国的父亲,接连离开的至亲,像一记记重锤砸碎他所有的"来得及"。
数据显示,我国独居人口已破1.25亿。无数年轻人叫嚣着"不婚不育保平安",却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盯着手机里父母的未接来电怔忡。就像费翔,能买得起上海最贵的别墅,却买不回母亲唤他"翔翔"的那声回应。有网友在相关话题下哭诉:"父亲走后,我才发现微信置顶永远少了一个人。"这何尝不是时代的悖论?我们拼命逃离的催婚催生,恰恰是未来抵御孤独的最后铠甲。
"她到最后都认不出银幕上的纣王是我。"费翔摩挲着母亲的手表,"可只要她还在,我就永远是个孩子。"这让我想起作家张爱玲——晚年独居洛杉矶公寓,去世一周后才被人发现。她曾在信里写道:"我的人生,就像一袭爬满虱子的华袍。"那些在婚育问题上嘴硬的年轻人,或许该看看64岁费翔眼里的荒凉:当父母化作墓碑上的名字,当春节变成日历上某个普通周二,当医院手术单找不到家属签字……自由,原来也会咬人。
我们当然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只是当费翔颤抖着说"今年家里没人了"时,那个在急诊室外攥着病危通知书的北京白领,那个在相亲角被骂"剩女"的36岁女总监,那个在儿童乐园外徘徊的丁克夫妻,是否都该停下来想想——我们对抗的究竟是世俗的眼光,还是内心对羁绊的渴望?或许正如费翔的微博签名:"爱,才是封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