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家(王大凡/瓷板画)

推荐 03-26 阅读:1 评论:0

唯安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艺精于道,勤奋好学,文艺双绝,德间众长!在战乱时间,王大凡教师以其孜孜不倦的寻求,寓艺于道,终为我国瓷板画一代宗师,在世界史上又一次写下了我国的浓墨重彩。1922年,王大凡参与“瓷业美术研究社”。

l924年,研究社惨遭军阀掠夺离散;不久,年仅39岁的汪晓棠撒手人寰。王大凡痛失恩师后,没有消沉,而是持续发奋、勤练技艺、博学多才,由此奠定了他在景德镇瓷艺界的位置。1901年到1940年的39年间,通过不断学习,探索,王大凡的陶瓷艺术,完成了从古彩、图画到传统文人画的转型。王大凡终身的创造,其瓷艺“文人画”的个性和寻求,都是以“老少皆宜”贯穿。在“珠山八友”中的十位画家,除王琦属大适意外,别的是兼工带写、婉转内敛的小适意,这种艺术表现方式和审美理念,其实质即是“老少皆宜”。王大但凡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修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的近千幅艺术著作,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联系的艺术面貌。

如果说他早年的著作用画笔向大家叙述一个动听的故事,那么他中年的著作即是传达一种禅意,晚年的著作则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这是其安静致远、淡泊明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信条的描写。此件瓷板画,王大凡研讨出“落地粉彩”画法,不必玻璃白填底色,直接将色料填绘在瓷胎上,再罩洁白、水绿之类料色,简化技术,画意更浓。 在其落款上常用:书法以行书为佳,飘逸俊美,平平见精妙,精审且遒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