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担心的事发生了!缅甸地震救灾还没结束,震区猛烈爆发瘟疫

历史 03-31 阅读:578 评论:0

《——【·前言·】——》

2025年3月28日下午,缅甸北部城市发生7.9级剧烈地震。这场超级地震,不光把地表的建筑给严重毁坏了,还因为震源深度使得强烈的余震对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

这场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危急的状况中,各个救灾团队也陆续到达现场,展开救援。

就在救灾团队进行紧张的救援时,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在缅甸灾区爆发了瘟疫,流行病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不进行控制,那整个灾区的民众和救灾团队都会有生命危险。缅甸该如何面对这场天灾呢?

《——【·地震袭来·】——》

曼德勒是缅甸的第二大城市,同时还是北部的经济中心,这里集中了 很多的商业设施。地震发生在下午,是人们都在正常活动的时候,街上也比较繁忙,突然地震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导致商业街区、居民小区和老旧的工业区都相继倒塌了。

缅甸城区出现了地面裂缝,许多10层以上的建筑都破碎坍塌了,许多民众根本来不及逃跑,被埋在了下面,这次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那可也是相当致命的。

在震区流淌的伊洛瓦底江支流那儿,有好多处都形成了堰塞湖,其中最大的蓄水量能达到1.2亿立方米。通向中国云南的中缅油气管道出现了泄漏情况。全国有多个移动基站不能正常工作了,这就使得地区的通信都中断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紧急评估,起码得有千顶以上的野战医院的帐篷、300吨医疗物资以及百台净水设备才能够满足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

《——【·瘟疫爆发·】——》

当人们正为救援工作想办法的时候,一个没有动静的危机慢慢扩散开了。3月30日中午,曼德勒省的卫生厅赶紧通报:在重灾区发现了霍乱病例。

如果不控制病毒传播,那么登革热和疟疾病毒就会飞快的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说,这是震后引发的灾病,或许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蔓延到整个缅甸甚至东南亚地区。

此次霍乱的爆发存在着多种危险的因素,地震导致的供水系统崩溃,主要净水厂全部停产居民只能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大肠杆菌检测超标。

卫生设施也都瘫痪,公共厕所被损毁,人们只能露天排泄,物污染无法处理,难闻的气味四处传播。

在地震中死亡的尸体处理也是个难题,传统土葬习俗与宗教禁忌阻碍遗体及时处理,露天摆放的遗体吸引大量食腐昆虫,这也是病毒的来源。

缅甸的医疗资源很短缺,灾区的医院里药品的储备无法维持受灾民众的所需,手术室因为停电也没法正常工作,救治伤者成为了难题。再加上高温高湿环境使蚊虫繁殖增多,登革热病毒携带者数量翻倍增长,无法控制。

《——【·救援工作·】——》

面对这场地震灾难,缅甸军政府的救援工作遭到了多重的阻碍。国防部在地震发生过两小时之后便宣告启动了国家紧急状态,不过实际上开展的救灾行动始终进展不起来。

军方征调的卡车因为道路损坏没法走了,临时启用的空运通道呢,又因为缺少专门搞地勤工作的人,结果物资都堆得像山一样啦。更让人担心的是,军政府一直没把伤亡人数的统计标准给公布出来,外面的人大多都觉得它在隐瞒真实的受灾情况。

关键时刻,中国国际救援队成为救援的关键。3月29日凌晨,由120名专业搜救队员、搜救犬和30套生命探测仪组成的先遣队,穿越崎岖山路抵达灾区。

这支先前在汶川地震与尼泊尔地震中参与过救援工作的很厉害的部队,即刻展开了“黄金72小时”的生命大救援。

中国所提出的“三阶段救援计划”很值得留意。首先是必须集中力量进行抗震救灾,第二个阶段是防控地震导致的次生灾害。第三个阶段是才是开始启动灾后重建的事项。

必须把现阶段的困难克服,防止灾病传播,最后再重建家园。这种救灾计划是依据全球灾难治理总结出的最好的办法。

这场灾难把缅甸的矛盾给暴露出来了。军政府跟民地武一直处于武装对峙的状态,这就使得救灾物资没办法送到克钦独立军所控制的区域去。

而克伦民族联盟呢,还把运水车给扣押住了,当作谈判的筹码。当国际红十字会的车队在掸邦遭遇到伏击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天灾在疯狂地肆虐,更是那种存在很久很久的、让人痛心的人祸。

在这场危机里,国际社会的反应有着很明显的多方面特征。中国凭借海陆空立体投送把大国的实力展现了出来,除了地面的救援队之外,运输机每天给密铁拉空军基地运送物资。

中缅之间的油气管道临时改成了应急通道,并且还调动了北斗卫星系统给灾民发送求救短信。这样全方位的支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中国树立了灾难响应的新榜样。

俄罗斯则以快速反应部队模式彰显军事的存在。由特种兵组成的分队,配备T-90坦克改装的重型破拆设备,打通了通往抹谷红宝石矿区的生命线。这种硬核的救援虽显粗犷,却有效解决了重型机械短缺的难题。

希望缅甸在多国的帮助下能挺过这次地震灾难,重新建设家园。

信息来源:大河报——13名中国公民受伤!缅甸重灾区暴发霍乱等流行病,救援队:政府几乎瘫痪,人救出后无医疗支持

上游新闻——缅甸震后55小时:重灾区遭遇高温和流行病“双重冲击”

央视新闻——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内比都军用机场

环球时报——高温、蚊虫!中国救援队已服用霍乱疫苗,缅甸最新消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