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赚百万被亲妈当摇钱树,44患癌,秀兰·邓波儿的人生太坎坷
"你知道吗?
在黑白胶片里,那个笑得像蜜糖一样的小女孩,6岁就赚了百万美元。
然而她的童年,却被亲妈当成了摇钱树。
当小七在泛黄的电影海报上,第一次看见秀兰·邓波儿。
她那双仿佛清纯透底,天真可爱的大眼睛,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心。
可谁能想到,这天使般的笑容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和酸涩?
1928年,加州圣莫尼卡,一个普通的家庭。
一个长着洋娃娃脸蛋,和美丽大眼睛,叫秀兰邓波儿的女孩出生。
她的母亲格特鲁迪斯,年轻时曾经有个舞蹈梦,但始终没有实现。
于是,她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
3岁那年,小邓波儿被送到米格林舞蹈学校,开始了她的"童星锻造"之路。
"当时她连台词都说不清,可那双眼睛啊,就像会说话似的。"
福克斯公司的星探贾伊·戈尼,后来回忆道。
1934年,6岁的小邓波儿在《起立欢呼》上映后,一夜爆红。
随即,在《亮眼睛》里彻底爆发。
她边唱边跳《好船棒棒糖》,金色卷发在阳光下跳跃,甜到人心坎里的笑容,让全美观众疯狂了。
1935年,7岁的邓波儿获奥斯卡特别奖,成为史上最年轻得主。
数据见证当时的奇迹。
在15美分一张电影票的时代,《亮眼睛》狂揽400万美元票房。
这可相当于现在近8亿美元!
福克斯公司也因此起死回生,连罗斯福总统都公开夸赞她。
"有秀兰·邓波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可谁又能看见,这光芒背后还会藏着照不到阴影。
"她每天要在片场待10个小时,回家还要背台词到深夜。背不出来?关进小黑屋!"
知情人士透露,小邓波儿甚至演过应召女郎。
她母亲每周拿250美元发型费,却连信托基金都不肯为她设立。
时间,是最残酷的滤镜。
当邓波儿12岁时,观众突然发现,那个可爱的小天使,怎么长高了?变声了?甚至……有胸了?
福克斯毫不留情地解约,邓波儿不得不四处试镜。
米高梅的制片人阿瑟·弗里德,竟在她面前解开裤子;大卫·O·塞尔兹尼克则把她锁在办公室,企图侵犯。
最痛的是,她撞见母亲被潜规则。原来,连最亲的人都在利用她。
17岁那年,为摆脱母亲控制,邓波儿和空军士兵约翰·阿加尔闪婚。
可这位"白马王子",婚后酗酒、家暴,还妄图利用她上位。
5年婚姻,给邓波儿留下满身的伤痕。
"我受够了自己被当成商品的生活。"
22岁的邓波儿宣布息影,带着女儿离开好莱坞。
可命运,又怎会轻易放过她?
1950年,邓波儿遇到查尔斯·布莱克,这是邓波儿再次面对婚姻。
不过,这次是两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随后两人结婚。
后来,邓波儿生了两个孩子。直到2005年,查尔斯·布莱克不幸去世。
不过,这次是命运眷顾她。正是她的丈夫,帮助她完成人生逆袭。
1967年,40岁的邓波儿以共和党身份,重返公众视野。
这次,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而是手握主动权的女战士。
1969年,美国第24届联合国大会代表中有她;
1974年,总统任命驻加纳大使,是她;美国首位女性礼宾司司长,也是她;
1989年,老布什总统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还是她。
"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唱歌跳舞的小女孩,而是能用外交智慧推动历史的女性。"《华盛顿邮报》如此评价。
更动人的是她的慈善事业。
1972年,她被确诊乳腺癌,却选择勇敢的公开病情,直面疾病的困扰。
"如果我不说,其他女性可能不敢面对。"
她切除乳房,在电视节目中展示伤疤,推动乳腺癌防治运动。
晚年创立儿童基金会,她救助了无数孩子。
邓波儿的经历,撕开了好莱坞童星产业的遮羞布。
母亲操控、资本剥削、性骚扰……
邓波儿几乎是童星悲剧的"完美标本"。
"当时的童星,就像被贩卖的商品。家长和公司只在乎他们能赚多少钱,根本不管孩子会不会受伤。"好莱坞历史学家马克·维利尔说。
时代镜像,是大萧条时期美国人的精神麻醉。
可当经济复苏,人们发现,我们爱的只是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天使,而不是真实的女人。
她的悲剧,是任何时代对女性的矛盾期待。
既要你天真可爱,又要你性感成熟。可谁又能同时满足这两种幻想?
女性主义学者苏珊·布朗米勒分析时说。
邓波儿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砸碎人们的贴签。
童星、受害者、前妻、患者……
最终,她成为掌控自己命运的外交官和慈善家。
即使童年被掠夺,即使遭遇过最黑暗的深渊,也依然可以重生。
她的传记作者安妮·爱德华兹,对她的遭遇十分感慨。
2005年,邓波儿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如今,走进任何一家美式餐厅。
你或许还能点到一杯"秀兰·邓波儿鸡尾酒"。
"这杯酒,既有童真的甜,也有成长的涩。"
调酒师边摇晃酒杯边说,"就像一个人的人生,复杂,但值得回味。"
2014年,85岁的邓波儿在睡梦中离世。
全球媒体用整版报道,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其实她早已超越了"天使的童话"。
就像她,勇敢走出虚假的童话,选择创造新的故事。
就像那杯鸡尾酒,初尝是甜,细品是酸,回味却是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