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企业和员工的忠诚度

教育 01-19 阅读:0 评论:0

没看错题目吧?如何提升企业与员工的忠诚度?没错。以前看到更多的是如何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鲜有如何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笔者认为,员工对企业老板,老板对员工,忠诚度是相互的,不可或缺。

思考来源于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股东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成长),企业必须保持平衡,才能持续稳步发展。其中谈到老板股东、客户、合伙伙伴、管理者员工应该多赢平衡,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会长久。而企业只有永续经营,稳步推进,才能打造“百年老店”、“十年老店”,而非昙花一现三五年关门倒闭。

而事实上,员工属于弱势群体,很多文章站在企业角度讲得多,员工角度很少,但的确不能忽视,值得企业经营者老板思考。

《忠犬八公》电影的启示

看过两部《忠犬八公》电影,一部日本版,一部美国版,为此2018年去东京旅行,专程赶到涩谷车站参观八公铜像前。报纸记载,1934年忠犬八公铜像揭幕仪式,有300名日本政界、商界名人高管参加,因为日本特别重视忠诚度。

真人真事的故事是日本东京大学上野教授无意在车站捡到一只秋田犬,没人认领只好带回家。上野教授对八公特别好,当成家人一样,每天上班八公遥望主人离开家门,下午下班八公一定会跑到涩谷车站等上野教授一起回家,忽然有一天上野教授倒在讲台中风去世,之后八年风雨无阻,八公准点感到涩谷车站等主人回来,后来被《朝日新闻》记者获悉报道,引起全社会关注。

八公忠于主人值得赞扬传颂,值得每个人学习,对组织对家庭对朋友。忠诚的前提是上野教授对八公好,视如家人关怀关爱,而不是当作宠物,如果没有上野教授的倾情付出,八公会那么痴情九年如一日等主人归来,值得商榷。

企业老板怎么样对待员工,员工会怎么样对待企业,将心比心,尤其是在几千年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中国,更是如此。毕竟老板和员工都不傻。

如何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管理者除完成团队绩效指标外,还有一项打造忠诚度高的员工队伍,没有强的员工队伍也不会有好的业绩。

首先,培养契约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什么是契约精神?我与公司签的合同是几年,在一天干好一天,立足本职,对自己的岗位职责和KPI负责,自动自发完成既定目标和上级交付的各项任务,做一个有操守、有技术、有素养的职场人。对公司的忠诚是必选项,对外对内要学会站在公司的立场角度思考问题做事,对内管理献计献言,对外捍卫公司利益,树立良好形象,收集各种信息,不能“胳膊肘往外拐”。

其次,加强企业文化管理和宣贯。企业管理三层次,经验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文而化之,通过管理员工的思维来管理员工的行为,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进行全方位管理。把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通过各项制度、活动、会议、培训等多种途径进行宣导,在员工心里塑造美好的未来和做人做事的准则,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立体多层次全方位影响,员工会发生变化,来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我们是一伙的”,有共同的目标,是一个共同体。尤其是当下经济下行,企业利润减少的前提下,更要珍惜这份工作,努力工作,绩效考核不能靠后,处于被裁的对象,学会体谅公司运营的不易。

如何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忠诚度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设备、厂房、资金等所有的经营要素中人才最为重要,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有业务事情靠人来推动。因此,应该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如何选人、识人、育人、用人、留人。正确的人才理念是前提,也是公司价值观所在,甚至是核心价值观。

其次,打造企业员工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企业和员工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是常识。常看到一些工厂门口标语,“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很有号召力,企业老板股东、经营管理者、员工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迈不过的坎,战胜不了的难关。

事实上,有些企业和员工各打各的算盘,各算各的账,在相互博弈。员工想少干点活儿多拿点钱,老板则期望员工多干点活儿,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以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是“一个萝卜几个坑”。的确如此,现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经济下行,增量减缓,僧多粥少,客户要求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低,员工薪资成本越来越高,倒逼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思考,如何提高人效,降本增效,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员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

其实,现在最难的、最难做的就是老板,老板太不容易了,尤其在经济低迷下行期,“活着”生存放在第一位。媒体报道合肥餐饮企业“老乡鸡”疫情时期员工集体提出减薪,与企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企业与员工好比“船与水手”,船沉了水手如何生存,尤其是年龄大、普遍都在裁员的今天。员工不会换位思考,体谅老板的难,只能说这个人太功利或没有同理心。企业裁员是裁掉那些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和小组,能力不够、绩效考核靠后、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一定是被裁的对象。可能企业老板也不愿如此,非常时期非常之举。活着,人亦如此,企业也如此。

最后,坦诚相待,共同发展。企业也有难的时候,不能藏着掖着,应适时策略性把公司的经营难处及时与员工沟通,让员工知晓企业目前经营状况,遇到的难处,如何共度难关,“不能把员工当外人”。个别公司遇到难处关门溜之乎也,如果员工爱这个企业,会群策群力,共同想办法,一起度过艰难时期。当然,不排除有些“精明的员工”,只能共富贵,不能共患难,很普遍,也很现实,都能理解。

新经济时代是个非常复杂又简单的时代,经济低迷很多人为自己着想都能理解,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员工。但有个前提,对自己安身立命的价值观有个评估和判断,能够坚守做人做事的准则,公正客观,就事论事,换位思考,才是一个成熟的管理者,一个有格局有肚量有远见的管理者,这样的企业“船”才能走的更久更远更稳,因为“船长”与“水手”是一个整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