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不承认“一中原则”,但想和中国做生意,中国应该大度
文|玉惜品诗
编辑|玉惜品诗
前言
巴拉圭是台湾在南美洲的唯一“邦交国”,在国际上维护了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甚至不惜对中国大陆态度恶劣,伤害与中国大陆的关系。
巴拉圭索此前一直在与中国的外交上摇摆不定,一边希望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却也态度强硬地表示要保证对台湾的关系。
21日,巴拉圭索总统表示,希望通过南共市与中国大陆合作,中国也应保持开放的态度。
巴拉圭索为什么坚定地要与台保持外交关系?不惜伤害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这一次又为什么这么急切地希望中国大陆“保持开放态度”?
“两头通吃”的立场
巴拉圭索总统为什么这么急切地希望中国大陆“保持开放态度”?因为台湾当局每年向巴拉圭政府提供的资金和支持,帮助了一些官员填满自己的口袋,这部分利益集团有动力维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以确保这些利益的持续。
可巴拉圭普通民众却并没有从与台湾的“邦交”中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相反,巴拉圭的出口市场狭窄,无法进入中国大陆这样的大型市场,而中国制造的商品由于巴拉圭和中国大陆没有直接贸易渠道,必须通过第三国中转,这样一来,商品价格上升,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巴拉圭索的普通民众。
巴拉圭在经济上严重依赖农业出口,特别是大豆、牛肉等产品,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业产品进口国之一。如果巴拉圭能够与中国大陆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其农产品出口将获得巨大的增长机会。
正是由于这些经济考量,巴拉圭国内许多人,尤其是商界和普通民众,一直呼吁与中国大陆建立直接的外交和贸易关系。
中国也一直乐于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促进多边合作。而巴拉圭为什么无法与中国大陆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主要原因是其与台湾的“外交关系”阻碍了巴拉圭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正常外交往来。
在国际上,承认台湾意味着不承认中国大陆的“一中原则”,巴拉圭索一定要保持与台的关系甚至不惜还是伤害与中国大陆的关系,中国大陆也不会与这些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更不会开放其庞大的市场供这些国家自由进入。
巴拉圭在南共市(南方共同市场)也是“独树一帜”,因为南共市的其他成员国,如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承认“一中政策”,而只有南共市摇摆不定,这使得巴拉圭在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方面受到限制。
作为南共市成员,巴拉圭无法单独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只能依赖其他成员国的集体决定,而这进一步使巴拉圭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处于被动地位。
如今巴拉圭急切地请求中国开放态度,无非是因为已经顶不住国内民众的压力,随着巴拉圭普通民众和企业界对中国大陆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巴拉圭经济面临的增长瓶颈,政府可能会更加倾向于与中国大陆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巴拉圭在南共市内部的孤立状况可能会迫使其在外交政策上做出调整。南共市的其他成员国都已经与中国大陆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也让其他成员国对巴拉圭感到十分不满。
随着中国大陆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建交。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持续扩展其“一带一路”倡议和经济影响力的背景下,巴拉圭应该明白与中国合作带来的机遇是不容错过的,但要和中国保持合作,就必须摆正自己的态度。
许多国家与中国交往时,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中国要在经济合作中发挥其市场规模和经济影响力的优势,同时需要平衡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关系。特别是在与一些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中国应避免纯粹的经济利益主导,而应通过政策、文化交流等方式,促进这些国家在政治上逐渐向中国靠拢。
国家间的政策是动态的,中国需要灵活应对这种变化。巴拉圭的摇摆态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中国应加强与各国的沟通,确保在各类国际关系变化中,不仅保持经济利益,还要推动长远的外交关系改善。
对于那些与台湾仍有“邦交”的国家,中国必须坚决维护“一个中国”政策。这不仅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也是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基础。对于像巴拉圭这样希望在“一中原则”问题上反复试探的国家,中国必须保持明确而坚定的立场。
中国在与其他国家和平共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既坚持原则,又保持灵活。中国要充分利用其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具,构建稳固的国际关系,避免落入简单的利益交换模式。同时,通过推动全球治理、强化伙伴关系以及提升软实力,中国可以确保其在国际舞台上的长远发展与和平稳定的全球环境。
确保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严格遵守“一中原则”,避免出现像巴拉圭这样的摇摆不定现象。中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稳固并扩大全球承认和支持“一中原则”的国家阵营,从而减少台湾在国际上寻找“邦交国”的空间。
结论
巴拉圭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毫无合作的诚意可言,中国虽然乐于与其他国家共谋合作,共同发展,但并不代表中国什么都愿意包容。合作的基本就是相互尊重,如果连中国的主权问题都敢挑战,何来信任可言?
巴拉圭既然不愿意改变现状,那么也不必奢望中国会与之继续合作。
而巴拉圭面对国内的民众,是否该审视和改变其外交政策,这是巴拉圭需要反思的事情。
中国在推进和平共赢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一中原则”,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灵活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提升国际话语权,并稳固国内支持。通过全面的、灵活的、多元化的外交策略,中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确保自身的核心利益,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和平与合作发展。
网友评论
-
2024-10-30 19:35:02
巴拉龟是什么品种,没听过
-
2024-10-31 08:44:26
这种鼻屎大的国家只能做点政治交换来挣钱
-
2024-10-31 14:06:37
你觉得一个小国家有这个经济实力?还1万亿美元。你真以为出口就是好的?你懂不懂经济?贸易逆差那么大,对经济伤害同样大。
-
2024-10-31 16:50:04
蕞尔小国,跳梁小丑
-
2024-10-31 10:40:03
就这么就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吊打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