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十年前有意收购李嘉诚港口,无奈李嘉诚狮子大开口要价太高
一 十年前李嘉诚要价极高
3月4日深夜,李嘉诚宣布与贝莱德(BlackRock)牵头的财团达成协议,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核心资产。包括亚欧美洲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此次交易总企业价值达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

其实,在十年前,曾有机构试图试图收购李嘉诚的港口,但是要价太高,无法完成。
现在在网上,还能找到当年的报道。

十年前的2015年2月6号,香港南华早报发消息称,李嘉诚有意卖出部分港口业务,而有意向收购的是大陆的一个国资财团。
分别是,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中海码头发展有限公司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当时,李嘉诚大举进发欧洲市场,包括大陆、香港在内的多出资产被便宜出售。
大家熟悉的李嘉诚出售大陆的房地产业务,也在15年之前完成。
出售资产的资金,用来购买欧洲资产。
而且这次业务,从2014年年中就已经开始。和黄与四家公司谈判,具体的价格是多少呢?
答案是:1500亿港元(1207亿元人民币)到1600亿港元(1288亿元人民币)之间。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价格,和现在的1657亿人民币,也差不了多少。毕竟过去了十年,有所涨价也在合理范围。
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十年前李嘉诚不是全部出售,而是出售逾的40%股份。
4成股份,要价近1300亿人民币。
现在抛售,1657亿人民币。
十年过去,钱的价值也不一样了。
如果说现在的价格是正常的,那么当年的价格,最多在800亿左右,要价1300,已经接近翻番了。

何况完全控制一个港口,和只拥有四成股份,不是一回事。
你拥有四成股份,你得收益未必那么多。
所以,不要说内地没收购过,只是当时的交易,李嘉诚明摆着要讹人。
李嘉诚的股票,这几天也是大跌。


二 亚洲教父李嘉诚的另一面。
李嘉诚在改开初期,对于大陆有过投资贡献,这个不否认,但是也造成了很多人对他有滤镜,李嘉诚首富几十年,也让很多人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嘉诚的另一面,很少人提及。
比如经典的不赚最后一个铜板。其实有两个含义。

第一个是不指望在最高点卖出资产,把所有的钱都吃干抹净,这是李嘉诚的老练和智慧。
第二个很多人就没搞明白,以为是李嘉诚会给穷人留下几个铜板。
其实真实的意思是,等穷人交完房贷,还掉一些贷款,就剩下几个铜板维持生活,就只能满足日常生活。
毕竟,如果把最后几个铜板都收走了,怕是要出大问题了。
留几个铜板,穷人还能创造财富。还是有用处的。

反正,最后几个铜板,也是要在李家的城市、超市里面买东西。
所以香港有人说,香港人就算给李嘉诚打工,最后也得把钱还回去。
这个说法,在亚洲教父里面有深刻的阐述。
有人会说,这本书是国人写的黑李嘉诚把。
还真不是,这本书的作者是老外。一个叫史塔威尔的老外。
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是《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
有意思的是,书籍出版后的几年,李嘉诚就要从大陆撤出了。
书中开门见山的说,亚洲的这些大富豪,有些事情是不愿意告诉底层的。

比如李嘉诚经常说自己只戴五百块的手表,但实际上,李嘉诚是百达翡丽的忠实粉丝,收藏了价值30亿的手表。
五百块,只是戴给你看的。
李嘉诚的经商之道,新加坡的李光耀曾经评价过:
"李嘉诚凭借着足以垄断香港的房地产业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虽然说他的生意遍布天下,但其实却没有一个真正能享誉天下的产品。再谈李嘉诚对国家做出的贡献,那更是九牛一毛,不足一提。"
作为普通人,李嘉诚无疑是高高在上的大商人,但是李光耀对他的评价,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