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 VS “超级大黄蜂”,谁才是海天之王?

军事 04-22 阅读:90 评论:0

在目前全球所有的现役舰载战斗机中,除了F-35C这“一枝独秀”的五代隐身战斗机外,其余都是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而在所有这些四代和四代半战斗机中,唯二的“重型机”目前只剩下了我们的歼-15和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两种,法国的“阵风M”舰载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仅有22吨,根本够不上“重型”的定义。最近在解放军环台海大规模演习中,我们的歼-15和“超级大黄蜂”首次正面遭遇,其场面一度火爆,那么这两者到底谁才是四代半战斗机的“海天之王”呢?

首先,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F/A-18E/F和歼-15这两种重型舰载战斗机:

F/-18E/F型战斗机虽然也叫F/A-18,但是和前辈的F/A-18C/D型战斗机相比,已经完全是全新设计的型号:二者虽然在气动外形上非常相似,但是F/A-18E/F战斗机的尺寸明显大于C/D型战斗机,而重量更是一口气增加了7吨多,从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一举跃升为重型舰载战斗机。

F/A-18E/F型战斗机采用的是已知边条翼中性能最优的尖拱形边条翼,再配和带锯齿的平直机翼设计,因此在高亚音速格斗段有着无以伦比机动性。特别是该机在携带2个480加仑副油箱2枚AIM-120空空导弹、2枚AIM-9X空空导弹以及2枚JSOW炸弹的时候,依然能够轻松完成“落叶飘”特技飞行。F/A-18E型战斗机在2002年的范保罗航展上曾经以很小的转弯半径完成了180°航向改变,其盘旋性能之优秀可见一斑,因此“超级大黄蜂”在空战中依然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我国的舰载机虽然起步非常晚,但是起点却很高,而且进步速度也异常惊人: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首艘航母“辽宁”号正是加入海军序列时,中国的第一种舰载战斗机歼-15也一并正是亮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歼-15被认为是俄制苏-33舰载战斗机的中国山寨版,但是就后来透露出的情况来看,歼-15战斗机应该算是完全由中国独立研发的一款先进的四代半舰载战斗机。

歼-15战斗机采用了和苏-33基本一致的气动外形设计,包括机翼和尾翼折叠方式等都基本一致,但是歼-15是我国在歼-11B型战斗机的基础上优化而来,由于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所以空机重量要比苏-33轻大约0.7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意味着以相同重量起飞的情况下,歼-15可以多增加0.7吨的燃油或者弹药,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型战斗机的作战潜能。

和F/A-18E/F战斗机相比,歼-15战斗机由于是陆基的空优战斗机改装发展而来,因此在飞机的最高飞行高速度和爬升率方面明显占据优势,在和F/A-18E/F战斗机保持同样的2中2近,四枚空空导弹挂载情况下,在1.6万米高空飞行时,歼-15的最大平飞速度不低于2.2马赫,这和当年美军的F-14战斗机相当,因此在执行快速拦截任务方面,歼-15明显优于F/A-18E/F战斗机。但是,在水平盘旋方面,歼-15则明显处于劣势,根据公开的数据手册可知F/A-18E/F战斗机在3000米空中以0.9马赫飞行时稳定盘旋角度可达20.6度/秒,而歼-15战斗机推算在17.8~19度/秒之间,瞬时盘旋角度F/A-18E/F战斗机为29度/秒,歼-15只有25.5度/秒。而且最重要的可控攻角,F/A-18E/F型战斗机超过了50度,而歼-15战斗机仅能保证24度。

对于歼-15和F/A-18E/F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解放军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在歼-15正式投产之后,解放军就一直在研究歼-15的升级问题,去年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最新型歼-15T型战斗机则大幅提升了歼-15的航电技术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压制美军的F/A-18E/F战斗机,甚至是面对F-35C的时候,也可以过过招儿。从珠海航展展示的实物可以看到,新版本的歼-15T型战斗机改用了可弹射的前起落架,可以兼容滑跃式航母和弹射式航母。同时该机的雷达火控直接移植了歼-16的全套系统,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该机还配备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更重要的是,该机换装了我们自己的“太行”发动机,具备了更大的推力和推比,飞机更加灵活,可以在格斗空战中有效弥补早期歼-15战斗机水平盘旋性能不佳的缺陷。

总体而言,目前歼-15战斗机在技术水平上已经得到了较大提升,此前面对F/A-18E/F战斗机处于劣势的方面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雷达航电和机载武器方面,歼-15已经明显超越了F/A-18E/F战斗机。就目前情况而言,如果美军F/A-18E/F在空战中遭遇歼-15的话,则F/A-18E/F处于“拦不住、追不上”的尴尬局面,只能依靠F-35C隐身战斗机还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战术优势,而一旦解放军歼-35战斗机正式上舰,那么美国海军将会彻底丧失舰载战斗机的所有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