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开处是归途:云稼金花如何让白龙泉新村留守儿童“唤回”父母
在天门市多宝镇白龙泉新村,村书记汤仁勇站在村口,望着远处连绵的田野,心中百感交集。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因南水北调工程搬迁而来的移民新村,土地分配不均、就业机会匮乏、收入来源单一,村里的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空荡荡的村庄。汤仁勇深知,如果再不改变,村子将彻底沦为“空心村”。
困境与转机:从“空心村”到“金花村”白龙泉新村的困境并非个例。作为移民新村,村民们从丹江口市搬迁至此,虽然有了新房子,但生活却并未改善。土地资源有限,传统农业模式难以支撑村民的生计,年轻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城市寻找机会。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和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每次看到村里的孩子趴在村口等父母回来,我心里就特别难受。”汤仁勇说道。作为村书记,他一直在寻找改变村庄命运的机会。2024年,一次乡村振兴研讨会让他看到了希望。会上,他了解到云稼集团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云稼金花”模式。云稼金花模式精准锚定乡村留守妇女这一潜力群体,通过"7天特训营+轻资产创业"组合拳,将传统农妇转化为复合型乡村经营者。
培训课程中,开设直播带货、社群运营、农产品品控等实战课程,如金花通过学习农产品品控,掌握了从农产品分级分拣到包装的全流程技能;
云稼集团还扶持开设“金花店”,白龙泉新村的首个金花店,仅3个月便实现月均2.3万元营收,带动12户家庭加入产业链。
汤仁勇当即决定引入这一模式。他率先参加了云稼集团的培训,学习电商运营和农技服务知识,随后在村里开设了“金花店”。他利用直播和电商平台,将村里的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短短几个月,村里的农产品销量大幅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显著增长。
汤仁勇的成功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村民们的热情。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选择返乡创业。年轻妈妈罗芬就是其中之一。她原本在城里打工,孩子留在村里由老人照顾。每次和孩子视频,看到孩子眼里的期盼,她都感到无比愧疚。
“汤书记的‘金花店’让我看到了希望。”罗芬说道。她报名参加了云稼集团的培训,学会了农产品推广。“现在我在家就能赚钱,还能陪在孩子身边,感觉生活有了奔头。”罗芬笑着说道。像罗芬这样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带货、农技服务等方式,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还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从“留守儿童”到“幸福家庭”青壮年劳动力的返乡,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经济面貌,也缓解了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以前,村里的孩子常年见不到父母,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如今,随着父母返乡,孩子们的脸上多了笑容,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以前我总担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我在家就能照顾他,还能辅导他学习。”金花说道。村里的老人们也不再孤单,子女的回归让他们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汤仁勇的“金花店”还成了村里的文化中心。每到周末,村民们都会聚集在这里,学习电商知识、交流种植经验,甚至举办文艺活动。村里的氛围变得热闹而温馨。
未来展望: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汤仁勇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改变了白龙泉新村的命运,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借鉴。他用行动证明,只要积极探索、勇于尝试,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并非遥不可及。而“云稼金花”模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汤仁勇说道。未来,他计划进一步扩大“金花店”的规模,吸引更多青壮年返乡创业。他还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村里的农产品打造成品牌,让更多人了解白龙泉新村的故事。
从“空心村”到“金花村”,汤仁勇用行动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行动,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而这一切,正是从一个个像汤仁勇这样的普通人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