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接受四个州的割让,但泽连斯基拒绝
普京与美特使会晤:2025年4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会谈,讨论恢复俄乌直接谈判的可能性。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随后于26日确认,俄罗斯愿在“无先决条件”下与乌克兰谈判。
2023年俄副外长韦尔希宁曾提出“无条件谈判”,但要求以当前战线为基础,不涉及撤军或领土让步。这与此次声明一脉相承,即形式上不预设条款,但实质上要求乌方接受俄占区现状,俄方在呼吁谈判的同时,持续发动军事行动。例如,2025年4月23日起,俄军对基辅、哈尔科夫等地展开大规模空袭,动用图-160战略轰炸机及自杀式无人机,打击能源设施与军事目标2。这表明俄方试图通过“以打促谈”巩固谈判筹码。
乌克兰与西方的回应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乌总统泽连斯基自2022年签署法案禁止与俄谈判后,始终坚持俄军完全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领土作为谈判前提。此次俄方声明后,乌方重申“只有胜利才能结束战争”。
美方虽公开支持乌克兰,但被曝私下推动“冻结冲突”方案。2023年传闻美曾提议承认俄对四州控制、划设非军事区,但遭俄方拒绝。此次俄美特使频繁会晤(2025年已四次)显示美俄或尝试绕过乌方直接协调。
方意图通过谈判固化战场成果,减轻制裁压力;美方则希望避免战争长期化对全球秩序及自身战略资源的消耗。特朗普政府被曝倾向于“冻结前线”,将维和责任转嫁欧洲,乌军反攻乏力,依赖西方援助但面临武器供应瓶颈(如铁路线遭俄无人艇破坏),若美欧减少支持,乌方谈判筹码将大幅削弱,短期内谈判难有突破,双方将继续争夺战场优势。若俄军控制更多领土或西方援助断流,不排除乌方被迫接受“现状谈判”;反之,若乌获得F-16等先进武器,冲突可能升级为长期消耗战。
俄罗斯此次“无先决条件”谈判提议,本质是外交姿态与军事威慑的结合,旨在分化西方阵营并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然而,俄乌核心矛盾(领土归属、安全保障)短期内无解,且双方均缺乏妥协空间。未来局势走向将取决于三个变量:
战场态势:俄军能否突破乌防线,或乌军能否夺回关键据点;
西方援乌力度:欧美对乌军援是否持续,尤其是远程武器与防空系统的交付;
美俄幕后交易:若美俄就乌克兰地位达成默契,或迫使基辅接受“部分领土换和平”方案。
当前,俄乌冲突已从军事对抗演变为全球地缘政治的角力场,任何谈判进程都难以脱离大国博弈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