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有6.5万亿美债集体到期! 若中国掐准时机抛售,美国怎么办?
也不知道美国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会在特朗普受挫的节骨眼上说出“中国正在请求免除关税”这样的话,难道他不知道他的美国总统才刚刚作出让步,而且没有得到中方的台阶吗?
这番强壮镇定的话语,不仅没能得到特朗普的认同,反而还让更多美国群众看清了美国徒有其表的本质,眼看着6月份就要有6.5万亿美债集中到期,倘若中方在这个时机选择大量抛售,那美国又该如何应对美元暴雷的未来呢?
4月13日,阿克曼在社媒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国的经济现状仍旧在特朗普的掌控之内,因为中方很有可能在豁免名单正式失效之前向美国打来“和好”电话,届时特朗普就更有余力去处理中美贸易战问题。
可悲的是,阿克曼的言论只是自嗨而已,因为特朗普目前的情绪显然是不容乐观,即使他在让美国海关与白宫先后确认了豁免名单的消息,但中方的反馈却是“这只是美国修正关税错误的一小步”。
虽然豁免名单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美电子产品贸易的矛盾,但特朗普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称赞,于是他就开始变得气急败坏,转而就让自己的商务部长做出了出尔反尔的举动。
经由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叙述,这份豁免名单只是“暂时的”,而且美国会在一两个月后出台新的半导体关税,到时候势必要让中国看到美国的利害,同时也要逼迫着中国向美国做出更多让步。
眼看着此番言论并没有得到中方的正面回应,特朗普更是恼羞成怒,随即他自己也开始出言否认豁免名单,仿佛只要他宣泄了自己的怒火,中方就会立刻跑来求和一样。
看来特朗普即使身为美国总统也无法免俗,而任何人在最气急败坏的时候,也往往会装作凶狠的模样,可实际上这只是外强中干的体现,不仅吓不到中国,反而还会让美国人民更加恐慌。
前段时间特朗普带着朋友们“炒股”的风波还没过去,这现在又开始在中美问题上出尔反尔,别说是美国普通民众无法接受,就连他所在的共和党都开始出现质疑声:你到底还能不能让美国伟大?别整到最后反而让中国更加伟大了!
中方始终保持强硬态度,面对美国的出尔反尔也没有作出特别的反应,正是因为中方的这份泰然自若,才会促使着更多势力看清中美本质,那些已经向美国“下跪”的或许来不及反悔,但那些犹豫不决的,也正在通过一切方式谋求中国帮助。
4月10日,在中美关税战白热化之际,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抵达了北京,而他的到来也正预示着欧洲态度的松动,欧盟在决定跟随中国反制美国之后,他们更加确定要向中国靠拢,当今世界上或许也只有中国市场能够成为美国的替代品。
欧洲政要们的集体转变,意味着曾经的美国利益集团变得不再牢靠,这一切都被日本首相石破茂看在眼里,既然欧盟都变了,那日本也不能无动于衷,也难怪他会做出那项“违背祖宗的决定”。
4月14日,石破茂公开向美国发出警告,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正在破坏世界经济,回想二战后的美日关系,常年自居为美国小弟的日本,此举当真算得上是违背了先辈们的惯有思维,可这样公开反对美国,石破茂就不怕被特朗普针对?
可是众人仍旧低估了日本对美国埋藏在骨子里的“奴性”,而石破茂的警告其实也更像是抱怨一样,实际上他已经安排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去和美国商量“怎么下跪的事”,至于美国是否愿意高抬贵手,那就无从得知了。
除了欧盟、日本、西班牙这些国家,东盟也是适时地向我国发出了邀请,而我国高层目前已经和越南苏林会面,双方一致确认要打造中越命运共同体,从而共同应对目前全球最大的经济威胁,这里针对的是谁,想必大家也都看得出来。
中方的下一步行程,就是继续对柬埔寨、马来西亚这样的东盟国家访问,但前期是这些国家迫切希望我国到访的,所以这也意味着在面对美国关税威胁时,东盟中的极大部分势力都希望与华拉进关系,从而免受美国经济动荡带来的影响。
4月15日,眼看着站在中方身边的势力越来越多,就连“消失已久”的前总统拜登也站出来抨击特朗普,他没想到新政府会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竟然对美国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和破坏,倘若特朗普继续执迷不悟,恐怕就算是民主党接手也很难扭转乾坤。
拜登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要知道美股在经历动荡之后,美债也开始被不知名的势力抛售,这种情况将进一步挤压美元地位,同时对美国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摧残,如果特朗普无法有效应对,一旦美元失去霸主地位,美国又该何去何从呢?
截止到今年3月底,美债已经高达36.2万亿,就算马斯克以及在为节省政府开支疲于奔命,但这似乎并没有起到效果,反而还因为特朗普的关税举措进一步受到影响。
虽然目前美国最大的债主是持有超万亿美元国债的日本,但中方作为第二大债主,手握着7608左右的美债却也不是跟他们闹着玩的,面对着6月份将有6.5万亿美债集体到期的节骨眼,倘若中方大量抛售,那美债中期暴雷的风险将会呈直线上升。
美股跌宕起伏,美债濒临失控,特朗普竟然还有心思用关税针对中国,难道就不怕中方彻底撕破脸皮冲击美元地位?与其装模作样地等中方让步,还不如趁早看清现实提前修正自己的错误,这一丁点的让步绝对是不够的,想看到中方缓和态度,特朗普必须付出更多诚意!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