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就不可能像打败苏联那样打败中国,李显龙这句话,很中肯
前言:
冷战期间美国从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入手终于是熬死了苏联。
如今轮到美国又试图用同样的手段对付中国,从多年前的公知到毒教材文化入侵,再到如今的贸易战,美国和我们打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多年。
而如今特朗普却是等不及了,直接把关税加到了245%,希望中国能够主动服软,承认美国还是当今世界的老大。
可这次他显然失策了,如今的中国就像多年前李显龙说的那样:“中国不会消失,他不是苏联。”
那如今的中国和当年的苏联有何不同?李显龙又为何如此肯定中国不会输给美国?
当年冷战的结局让许多人产生错觉,认为美国成功熬死了苏联。但事实上苏联的解体,本质是一场“自杀”。
从一开始这个庞大联盟的加盟国就从未真正团结一心,后来经济改革屡次失败后,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甚至天真地解散华约,幻想用妥协换取西方援助。
结果呢?美国一边引爆石油危机,一边拒绝接听苏联的求救电话,硬生生看着这个巨人从内部崩解。
而在苏联解体后中国吸取了他的教训走上了却另一条道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根基早已扎根全球产业链,14亿人的集体意识在脱贫攻坚、科技突围中淬炼得高度统一。
这使得当美国试图用关税大棒施压时,中国既不选择妥协,也不依赖外援,直接一套反制打的美国痛不欲生。
所以说还是李显龙当年看得透彻:“中美之争不是歼灭战,而是持久战。谁也别想迅速击垮谁。”
而特朗普显然是忘记了这一点,竟然试图用关税战来让中国迅速妥协,殊不知最后倒霉的只有他们自己。
回望美国历史类似的事情其实并不少见。
1930年美国通过《霍利关税法案》直接将进口税率拉到59%,引发全球报复性贸易战,直接加剧大萧条,当时日本被美国石油禁运逼到绝路,最终铤而走险,催生了珍珠港事件。
今天的剧情何其相似:美国对华加税后,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国旗被抢购一空,因为美国百姓根本找不到“美国制造”的替代品。
如今1美元一个的鸡蛋、暴涨的商品价格,让许多普通家庭叫苦不迭,而白宫却对此视若无睹,仍指望靠关税填平36万亿美元外债的窟窿。
更讽刺的是,美国在美国人民快要破产之际,美国的科技巨头仍享受着全球化红利。
苹果还是离不开郑州的富士康,特斯拉靠上海工厂撑起半数产能,英伟达的AI芯片大单一半来自中国企业。
所谓“脱钩”,不过是政客的表演。对此李显龙的评价一针见血:“特朗普加税伤害最深的其实是美国普通人。”
美国智库至今沉迷于用当年遏制苏联的手段来遏制中国,可他们却选择性的忽略了两个现实。
其一,中国经济的威胁远超苏联。 苏联巅峰时期GDP不到美国一半,且严重依赖能源出口;中国GDP已达美国65%,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完整体系。
其二,中国的开放性与苏联的封闭性截然相反。 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宁德时代在德国投资18亿欧元,TikTok收割全球20亿用户——这种“你中有我”的格局,注定美国无法复制对苏联的全面围堵。
如今将中国与苏联类比,恰似用马车的逻辑解读高铁。苏联的软肋,恰恰是中国的铠甲。当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忙于争夺资源时,中国正用40年时间打造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苏联的经济改革因僵化体制屡屡碰壁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将GDP从1495亿美元飙升至17.96万亿美元;当戈尔巴乔夫向西方乞求援助时,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李显龙在2025年新加坡讲座中直言:“美国的决策者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与苏联截然不同的对手——这个国家既有苏联的体量,又具备德国式的工业效率,还拥有美国无法想象的社会凝聚力。”
当沃尔玛的“爱国消费者”一边抱怨对华依赖,一边将中国产吸尘器、微波炉塞满购物车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中国的指责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
当中国制造占据美国服装进口41.3%、电子产品37.6%时,美国的“脱钩”早已沦为政治口号。
与苏联依赖能源出口不同,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如同氧气:强行剥离的结果,可能是美国经济的窒息。
不过我们也不要因此就骄傲自满,中美之间的这场较量注定漫长。
如今美国仍握有三大优势:美元霸权、科技巨头集群、军事基地网络;而中国则凭借制造业规模、基础设施输出、数字技术换道超车紧追不舍。
如今一个事实摆在美国面前:零和博弈只会双输。
希望特朗普能够快点睁眼看看现实,当他在社交平台上不断叫嚣着向中国加税时,加州州长纽森正在试驾比亚迪电动车,马斯克则冒着被国会传唤的风险也要扩建上海工厂,华尔街巨头贝莱德拿着300亿美元中国基金入场抄底。
资本的选择早已说明:没人愿意陪政客玩“脱钩”游戏。
李显龙说过一句话:“大象打架,蚂蚁遭殃。” 但这次,蚂蚁们有了新选择。
根据媒体报道中国邀请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出席下周三(4月23日)召开的非正式会议,讨论美国加征关税的问题。
由此可见特朗普一再对中国加税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中国的应对之道很简单:你打你的关税战,我建我的朋友圈。就凭这点,美国就不可能像打败苏联那样,打败中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