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女1男吃“霸王餐”还挑衅店主:一场逃单闹剧撕开社会诚信裂痕
2025年2月25日晚,大连民主广场某烧烤店内,一名男子带着10名女子围坐畅饮。觥筹交错间,男子举杯高喊“大家辛苦了”,众人齐声回应“不辛苦”,俨然一副公司团建的和睦场景。然而一小时后,这群人却从监控中集体消失,只留下1050元的未付账单。
两个月后,当店主杜先生将监控视频上传网络维权时,一条微信突然弹出:“钱就不给了,爱咋咋地!”挑衅者甚至嚣张表示:“凭本事吃的饭,你自己不小心让我溜了。”这场荒诞的“逃单罗生门”,不仅让小店经营者陷入维权困局,更暴露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深层裂痕。
傍晚,一男子独自到店“踩点”,要求拼桌预留12人位,男子带10名女子入座,消费1125元(含自带酒水),10名女子集体离场,男子假意结账要求“走账打折”,男子趁店主转身瞬间逃离,监控拍下其快步出门身影。据店主说男子点单时专挑高价菜品,却对价格异常“大方”,10名女子全程沉默,无人使用手机支付或询问账单。店内监控显示,男子离店前刻意压低帽檐躲避摄像头。
杜先生的烧烤店日均流水约3000元,1050元逃单相当于卖出210串羊肉串,免费招待35位点蛋炒饭的顾客,承担3天水电燃气费用。为追回欠款,杜先生已耗费48小时整理监控证据,支付300元律师咨询费,因发布视频导致3桌客人质疑“店家炒作”而退单。
根据《民法典》第579条,消费者接受服务后拒付费用属违约行为,商家可起诉追讨。但若存在“非法占有故意”,则可能构成《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本案中,男子提前踩点、群体配合、刻意逃避等行为,已显露主观恶意。后续冒出的微信挑衅者,若查实非当事人,其行为涉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最高可处10日拘留。而视频通话中的“演员”,可能构成共同违法。
当那个男子带着10人扬长而去时,他逃掉的不只是1050元餐费,更是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从此老板们不得不在收银台加装三把锁,食客们要面对更复杂的预付费流程,而每个普通人,都活在了需要自证清白的世界里。
正如网友所言:
“今天你默许别人吃霸王餐,
明天就可能有人来拆你的房梁。”
互动话题:
你遭遇过逃单行为吗?支持对恶意逃单者追究刑事责任吗?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