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突发警告:中美必将有一场惊涛骇浪,80年来前所未有

推荐 03-27 阅读:15 评论:0

前言

3 月 24 日,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海事周论坛上,指出了当下或现贸易增速与 GDP 增速不同步拐点,直言中美间的根本性分歧难促成 “大交易”。

随后他又发出重磅警告:“若中美经贸争端不止,世界将迎来二战以来未有之大变局!”

这一警告因何而来?中美关系走向又将如何?

李显龙的警告

3月24日,第十九届新加坡海事周开幕,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讲座上发表了讲话。

他发出警告说全球的贸易体系很可能处于二战之后一个前所未有的的新拐点,而中美这两个大国这间也必将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他指出,过去的几十年,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球GDP的增长,但自2008年以来贸易的增长速度就有所放缓,国际贸易整体上仍然与全球GDP保持同步,占比仍然维持在危机前55%左右的水平。

但李显龙认为如果国际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开始下滑,世界将在中美博弈中进入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当贸易占比下降,首当其冲受的影响就是经济增速放缓,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

全球贸易的拐点

李显龙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近10年来这种贸易增长速度高于全球GDP增长的趋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国家的贸易政策,调整供应链布局,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了全球的贸易体系,还导致国际贸易在全球GDP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

美国对国际贸易态度的转变,是这一新拐点的重要推动力。

美国认为传统的贸易规则会让其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开始调整相关政策,强调本土制造业和供应链安全。

同时,欧盟、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也纷纷开始采取类似措施,强化自己国家产业链的自主性。

除此之外,各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的不确定性。

中美竞争、俄乌冲突等问题,让本就难以理清的国际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也受到严重影响,各国对投资、技术出口和供应链合作的限制越来越多,全球贸易不再是效益至上,反而是因为这些问题更多的开始考虑政治和安全因素。

贸易自由化,曾经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如今各国更加倾向于通过调整政策来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使得全球化面临重大挑战。

而新加坡作为一个非常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在这种背景下的未来必然充满许多不确定性。

那么,新加坡目前面临的怎样的困境呢?

中美博弈带来的影响

因为马六甲海峡的存在,新加坡一直是国际航运和贸易的重要枢纽,加上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较小,其经济高度依赖全球贸易体系。

然而,当前中美博弈,让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增加,使得新加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

最直接的困境就是经济增长。李显龙指出,新加坡的生存与贸易息息相关,中美博弈带来的国际贸易的放缓,会对航运、物流、制造业等多个行业造成冲击。

尽管新加坡签署了多个自由贸易协定,并且努力拓展绿色和数码航运走廊,但这些措施,能否补上全球贸易放缓造成的缺口,并未可知。

除了,在经济上的困境,紧张的地缘政治也是新加坡的主要困境之一。作为一个地区小国,新加坡不可能独善其身,除非能做到像朝鲜一样,真正的不与外界往来,但这对新加坡而言显然并不可能实现。

虽然新加坡一直努力保持中立,但在如今风云莫测的国家环境中,想要一直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这样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除了目前的困境外,未来因大国博弈造成的惊涛骇浪,而对其他国家造成的波及,新加坡自然也无法避免。

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势必会加剧全球贸易增速变缓,对东南亚地区造成的连锁反应,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当然未来的挑战远不止于此,全球气候的变化和极端天气对航运事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例如,北极冰层融化形成新航线,都有可能对新加坡造成巨大的挑战。

不论是目前还是未来,不论是因为国际环境、大国博弈还是气候变化造成的挑战,新加坡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大国博弈中小国如何自处

中美的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至科技、军事、供应链等多个层面。

作为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之一,新加坡与中美两国都保持着深厚的经济联系,同时也是亚细安的关键成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加坡如何在中美竞争中保持中立,最大成都市维护自身利益,也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经济领域,中国是新加坡最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制造业、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入合作。

新加坡也是中国企业进入东南亚的重要跳板。

对美国和新加坡来说,两国都是对方的重要伙伴。美国是新加坡的最大外资来源,许多跨国公司都讲其在东南亚的总部设立在新加坡。而新加坡也是美国在东南亚的重要战略部署。

除了经济领域,在科技领域新加坡也是中美竞争的核心战场。

美国近年来针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出口管制,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和5G技术,而新加坡就成了这一过程中波及的受害者。

新加坡是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拥有台积电、英特尔、格芯等公司的工厂。在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后,新加坡非常需要在美国技术标准和中国市场之间寻找平衡。

两国之间的博弈,最让新加坡头疼的还是军事。

新加坡虽然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但却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军事合作。

但另一方面,新加坡也积极加强与中国的军事交流,试图加强两国之间的信任和交流。

结尾

自二战结束以来,世界从没有如今这样负责的局面,中美两国之间很有可能会掀起一场“惊涛骇浪”,而身处其中的新加坡需要谨慎考虑李显龙的警告。

信息来源:2025-03-25 12:43 联合早报 李显龙资政:全球贸易或已来到二战后新拐点

2025年2月12日 23:05 联合早报 作为全球贸易与外交中心 新加坡须避免国际权力斗争

2025年3月25日 联合早报 李资政:亚细安无法独善其身 须加强内部合作与贸易

网友评论

文史君曰曰

专业,古今中外史略懂一点,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