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大事完成,莎拉拿到狱中杜特尔特的口信
根据海外网报道,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从境外返回马尼拉国际机场后,便被警方依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拘留,随后被送往荷兰海牙。这一事件在菲律宾国内外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如今,随着事件发展,诸多新动态不断涌现。
杜特尔特被捕后,他的女儿、菲律宾副总统莎拉迅速行动起来。在杜特尔特第一次庭审前,莎拉表达了希望国际刑事法院推迟父亲出庭的诉求。她表示,团队已遵守规定并提交了所有要求文件,期望法院能推迟初次出庭时间,以便有时间与父亲探讨案件后续走向。当天下午,国际刑事法院出于健康考量,允许杜特尔特以视频方式参加首次庭审,并批准其因身体原因提出的延期庭审请求,下次开庭定在9月23日,莎拉也在会后得以探望父亲 。
马科斯(资料图)
莎拉透露,父亲希望她立刻返回菲律宾,永远不要离开。莎拉理解父亲苦心,承诺会先组建好法律团队,等亲属到来后即刻回国,全力履行副总统职责。目前,莎拉已返回菲律宾,准备处理国内事务,尤其是她提到的政府账目和贪污问题。与此同时,杜特尔特在狱中通过莎拉向外传递口信,他强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希望全世界能听到他的心声,还表示希望审判程序加快,因为自己年事已高,随时可能离世,也表达了想要回到菲律宾的强烈愿望 。
从菲律宾国内政治局势来看,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对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月11日的抓捕过程中,杜特尔特受到人身侵犯,且菲律宾国家法院自始至终未发出逮捕令,也未要求警方协助国际刑事法院实施逮捕。鉴于菲律宾在2019年已退出国际刑事法院,从法律层面讲,菲律宾并无义务执行该法院的逮捕令。因此,参议院判定此次逮捕事件严重违反菲律宾宪法相关条款 。
面对这一情况,马科斯的表现耐人寻味。此前,马科斯政府一度以“履行国际义务”为名,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调查,并通过国家警察执行逮捕令。然而,在参议院宣布逮捕事件“非法”且侵害杜特尔特权利之后,马科斯第一时间做出示好表态,在国际上宣布“不会承认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
马科斯(资料图)
这种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杜特尔特在菲律宾国内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他在总统任期内推行的铁腕禁毒政策,虽饱受争议,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菲律宾的社会治安状况,赢得了不少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杜特尔特被捕后,其支持者纷纷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杜特尔特,“归还杜特尔特”的呼声此起彼伏。马科斯政府不得不考虑民意的走向,避免因过度打压杜特尔特而引发更广泛的民众不满,进而威胁到自身的执政地位 。
另一方面,国际舆论的压力也不可忽视。国际社会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审判存在诸多质疑之声。中国、俄罗斯等国家明确质疑国际刑事法院的公正性。国际刑事法院在一些国际事务中的表现,例如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发逮捕令等行为,被认为是受西方势力操纵,失去了应有的公允性。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政府若继续坚定支持国际刑事法院对杜特尔特的审判,可能会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境地,不利于菲律宾的外交关系发展 。
此外,马科斯政府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伊梅·马科斯对杜特尔特被捕事件的调查结果公开质疑,表明马科斯政府内部在对待杜特尔特问题上存在分歧。这种内部矛盾若处理不当,可能会进一步削弱马科斯政府的执政权威和稳定性 。
马科斯(资料图)
再看杜特尔特的法律团队。其首席律师考夫曼表示,已经掌握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有望在国际刑事法院正式确认对杜特尔特的指控前,以法院无管辖权为由阻止案件审理。考夫曼认为,只要说服预审法官裁定国际刑事法院对此案无管辖权,控罪听证会就可能立即取消。这对杜特尔特而言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如果律师团队能够成功,杜特尔特很可能摆脱国际刑事法院的审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