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中方外交官后,立陶宛新总理呼吁中国派遣大使,外交部回应3句话
2024年1月,立陶宛新总理帕鲁茨卡斯的言论再次引起国际舆论关注。此时,立陶宛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在去年10月,帕鲁茨卡斯曾明确表示,立陶宛将在他领导下寻求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然而,随着立陶宛政府的多次表态反复,其中涉及台湾问题的言论使中立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近日,帕鲁茨卡斯呼吁中国向立陶宛派遣大使,表示立陶宛将派遣大使回中国。对于这一突然转变,中国外交部在回应时提出了三句话,明确了立陶宛在恢复两国外交关系中的责任与条件。
立陶宛是一个地处欧洲东部的小国,近年来在外交上频繁与中国发生摩擦。自2019年起,立陶宛政府便开始支持台独势力,推动与台湾的官方关系,使得两国关系逐渐恶化。
2024年1月,帕鲁茨卡斯上任后,曾表示将恢复与中国的全面外交关系,并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然而,国内反华势力的压力使得他最终改变了初衷。立陶宛政府在11月发布声明,称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要求他们限期离境,并因此导致两国外交关系严重降级。
立陶宛政府对中国的态度反复无常,不仅在对华政策上摇摆不定,还时常以“台湾问题”作为外交博弈的工具。尽管如此,帕鲁茨卡斯依旧呼吁中国派遣大使,提出希望能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部分形式,尤其是两国互派大使。
中国外交部对立陶宛新总理的呼吁做出了回应,并通过三句话明确了立陶宛在恢复外交关系中的责任。这三句话不仅直接反击了立陶宛的言辞,也展示了中国坚定的外交立场。
第一句话:立陶宛三年来破坏双边关系,不能仅凭言辞恢复外交关系
中国外交部首先指出,立陶宛方面在过去三年里持续破坏中立两国的关系,单纯的言辞并不足以恢复外交关系。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偏离了一个中国原则,公开与台湾地区保持官方联系,这种行为直接触及了中国的核心利益。要恢复两国关系,立陶宛需要采取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通过口头表态来回避责任。
第二句话:中方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
中国外交部的第二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中方对于立陶宛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将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这一表态意味着,如果立陶宛继续采取针对中国的不友好举措,中方将毫不犹豫地进行报复。
立陶宛单方面采取挑衅行为,并不断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中方对此保持高度警觉。通过这句话,中国明确传递了一个信号:任何损害中国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反制。立陶宛不应轻视中国的立场,错误的外交行为必然会付出相应代价。
第三句话:立陶宛政府应恪守国际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三句话明确指出,立陶宛政府应当遵循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恢复中立关系创造必要的条件。中国强调,恢复两国关系的前提是立陶宛政府必须回归一个中国的正确立场。
目前来看,立陶宛政府的外交立场依然面临着内外的巨大压力。国内一些反华势力的存在,使得立陶宛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不断摇摆不定。而且,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的表态,也使得中国始终无法信任其恢复外交关系的诚意。
然而,帕鲁茨卡斯是否能够在外部压力和内部反对中做出理性的决策,将是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如果立陶宛能够认识到自身在外交上的过错,并诚恳地回归一个中国原则,双方的关系或许还有回暖的机会。
立陶宛面临的外交困境通过这次事件,立陶宛显现出了在国际外交上的困境。国内和国际力量的博弈,使得这个小国在处理中立两国关系时频频失误,最终使两国关系日益紧张。
虽然帕鲁茨卡斯提出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呼声,但中国外交部的三句话回应却清晰地指出,立陶宛必须首先停止干涉中国内政,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才能为两国关系的恢复创造条件。
中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强调立陶宛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而不是一味要求中国做出妥协。这是立陶宛面临的重要外交挑战,也是它未来能否恢复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
-
2025-01-12 02:12:48
对这么个无足轻重的跳梁小丑还要多说一句吗,根本就无必要回应它,回应它只会让它觉得自己还是重要的呢,不主动改正求饶就一直无视它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