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被《浪姐6》做局淘汰?央视六条视频狠打脸,网友:干得漂亮
上周末,《浪姐6》一轮公演如期和观众见面了,不出意外,人气断层第一的李晟继续获得节目组剪辑的偏爱;叶童、邓萃雯这样的定海神针的姐姐,节目组自然不敢怠慢;而剩下的内容里,吴宣仪、宋妍霏这样的流量是节目组的核心,于是,播出前就被公开要被淘汰的王蓉,和第一期一样,被剪辑的稀碎,除了和陈德容争吵这样的话题桥段,其他的画面可以说以王蓉为核心的简直少之又少,甚至在预告里被提及的“后空翻”,也被“一剪没”。
这样的操作,再次点燃了观众的怒火,#王蓉被淘汰##心疼王蓉##复活王蓉#等词条迅速登上热搜,广大网友自发给王蓉声援,而且,更罕见的是,自从《浪姐6》传出王蓉一公即被淘汰的消息,央视文艺就在抖音上分别两天,各发了三条王蓉的视频,并将一条置顶,配文“实力抗打”来力挺王蓉,#央视力挺王蓉#的相关词条也在这两天持续霸榜。至此,这位曾用《我不是黄蓉》《哎呀》承包80、90后青春的歌手,为何被综艺淘汰却能惊动官方?一场关于“资本操控”与“实力尊严”的全民声援,就此拉开帷幕……
央视文艺第二次连发三条王蓉
令人无语!实力强悍,却画面极少,高光镜头都被“一剪没”王蓉的淘汰,像一颗炸弹引爆了观众的怒火。初舞台上,她以全开麦形式演绎经典作品《我不是黄蓉》和《哎呀》的串烧,扎实的唱跳功底让无数人梦回二十年前。但镜头一转,她的表演被剪辑得支离破碎,个人故事线、评委点评几乎消失,就连精心准备的说唱片段也被“一剪没”。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流量选手吴宣仪、宋妍霏的怼脸直拍和完整舞台呈现。难怪网友忍不了:“节目组的剪刀手,怕是专门给王蓉定制了‘隐身套餐’。”
初舞台之后,王蓉就被传出一公之后会被淘汰,网络上为王蓉发声的不计其数,但即使央视下场力挺,节目组仍旧视而不见。本周的节目里,王蓉的镜头仍然一言难尽,连预告里有的镜头都被删除,而保留的却是最引发争议的桥段——王蓉与演员陈德容的公开冲突。
排练时,陈德容因舞蹈基础薄弱频繁失误,身为队长的她与王蓉爆发激烈争执。王蓉坚持“专业态度”,要求团队高效排练;而陈德容直言“压力太大”,甚至一度想辞去队长职务。这场冲突被节目组放大剪辑,成了“不近人情”与“努力但无能”的对立叙事。最终,团队因小考成绩垫底,王蓉成了“连坐制”赛制的牺牲品,一公之后被淘汰。
王蓉遭受这样的待遇着实令网友愤怒,于是很多网友纷纷开启“柯南”模式。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有人扒出王蓉竟是临时救场——提前一天接到通知,连夜改编舞台,却因“没后台”“低出场费”被边缘化。反观流量选手,百万酬劳、话题营销一条龙,连修音都成了“标配”。更讽刺的是,王蓉在海边表演时,风声干扰清晰可闻,而其他组的舞台却安静得“连海浪都懂事选择静音”。这种赤裸裸的“差别待遇”,彻底点燃了大众的逆反心理。
于是,一场“回忆杀”演变为全民集体对节目组的反击。抖音上,《我不是黄蓉》《哎呀》的翻跳挑战刷屏;微博上,80后集体喊话“我的青春被淘汰了”,95后则自发科普这位“初代唱跳天后”。就连央视也罕见下场,发布王蓉未修音清唱视频,用行动打脸“流量至上”的规则。这场自发的反击,是观众对“资本操控综艺”的忍耐到极致的深恶痛绝——当专业能力输给话题炒作,当努力拼搏败给后台运作,谁还相信舞台的公平?谁又会再对这种节目抱有希望?
网友给王蓉的留言
王蓉也不是第一位遭受这样待遇的实力艺人了!而节目组也已经熟谙这种操作:先是利用“剪辑霸权”,利用镜头分配决定观众认知,让有回忆情怀的观众产生不满;再来“代际断层”,以流量为导向,让善于流量的Z世代的打投数据来碾压80、90后的情怀,引发全网关注;最后,开始“复活赛经济学”,因为数据淘汰实力派制造“意难平”,为后续”复活赛“持续制造关注。现在网上已经掀起#复活王蓉#的热点话题;而陈德容的道歉长文,则继续贡献了节目组需要的”流量价值“,看似认错,却在“甩锅”——承认能力不足,却避谈赛制缺陷。网友自然会热议,对于节目组而言,则是持续收割流量。
陈德容道歉微博
虽然这一次,观众们还是陷入了节目组的精心”剧本“,但观众们已经懂得反击,而不是享受其中,而当央视用六条视频撕开这个剧本的荒诞时,也给广大节目提了个醒:观众要的不是完美剧本,而是真实生长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