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鸡脖子”,分裂印度,孟加拉国这个主意好?
孟加拉国前将军拉赫曼最近的一番言论,像一颗重磅炸弹扔进了南亚这潭并不平静的水。你有没有想过,印度那个“鸡脖子”西里古里走廊,真要被孟加拉国封锁,印度会不会像被掐住了呼吸?
拉赫曼在社交平台上高调宣称,如果印度敢对巴基斯坦动手,孟加拉国就要“占领印度东北部七邦”,甚至还要拉上中国一起夹击。这并非寻常的口头吹嘘,而是把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那老旧的伤疤狠狠给揭了开来。
西里古里走廊,印度人将其称作“鸡脖子”,在这之中,最窄的地方仅有20公里,宛如一根较为脆弱的吸管一般,把印度的本土以及东北的七个邦连接在了一起。
北边是尼泊尔以及不丹;南边紧贴着孟加拉国;东边又与中国较为靠近。谁要是掐住了这里,这样印度的东北部就会变成“孤岛”并且与本土彻底失去联系。
历史上类似的地理走廊,一旦被切断,往往就是分裂和动荡的开始。辽西走廊丢了,明朝便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河西走廊失守后,中原与西域之间,就仿佛变成了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印度的“鸡脖子”,就是它的命门。
孟加拉国与印度之间的恩怨,远非“邻里不和”这一表述能够完全涵盖。1971年,孟加拉国,凭借着印度的扶持,方才从巴基斯坦手中获得独立,不过这份“恩情”迅速地发生了转变。
印度自视“老大哥”,在外交事务中,频繁地插手孟加拉国内政,甚至派遣人员去管理那新生的孟加拉国,这种行为,让孟加拉人心中,一直憋着一股气。边境线乱得像麻花,飞地、反飞地、非法越境,光是21世纪初的一次飞地冲突,就让16名印军死在了孟加拉步枪队的伏击下。
两国间的54条跨境河流,在水资源分配方面,一直有矛盾,并且这种矛盾几乎每年都有。在最近一次洪灾的时候,孟加拉国指责印度搞了“水恐怖主义”的行为此情况立刻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别提边境冲突了,在这十多年间,竟然有上千名孟加拉人不幸死在了印度边防军的枪下。
孟加拉国的民族主义情绪,近年以来呈现出高涨的态势,“印度滚出!”这样的运动,一直在持续不断着。反印不仅仅是情绪宣泄,更是现实利益的博弈。印度在孟加拉国选举方面,边境管理事宜以及经济政策上,步步紧逼,而孟加拉国社会对此普遍感到不满。
穆斯林为主的孟加拉国,与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在宗教、文化以及身份认同方面,矛盾极为突出。每次印巴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孟加拉国便会被卷入到那风暴的中心之中,它一方面担心自身会被印度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又对被边缘化而感到惧怕。拉赫曼的极端主张,正是这种复杂情绪的集中爆发。
印度方面当然坐不住。国会议员阿拉法特,直接把拉赫曼骂作“疯子”。印度媒体,更是纷纷而起加以攻击,称这些言论“妄图”“激将”。孟加拉国政府也赶忙进行了切割,郑重声明,拉赫曼所表达的仅仅是其个人的观点,此观点并不能代表官方的立场。
国际社会则普遍持否定态度,认为分裂印度、武力占领他国领土,违反国际法,没有任何大国会支持孟加拉国的冒险行动。中国虽与印度存在边界争端,却也不会轻易被卷入南亚的“火药桶”之中。要知道中印之间的经贸联系,远远比一场充满冒险性的地缘博弈更为重要。
但你要问,这个主意到底有没有现实可能?说实话孟加拉国真要动手,面临的挑战,那可堪比“蚍蜉撼大树”般艰难。印度早已将西里古里走廊视作至关重要之物,在此重兵加以把守,其基础设施也在持续地进行升级。东北七邦,尽管存在着民族矛盾以及分离主义方面的严重问题,但是印度政府在对待分裂势力时,其打压行动从未有过丝毫的手软。
孟加拉国军力,经济国际影响力都远远比不了印度,要是真的动手的话,不但会遭到印度的反击,而且还会被国际社会给孤立起来。更何况孟加拉国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方面的压力,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它们都在不断地消耗着这个国家的元气。
“天庭的秩序终究不是一只猴子能颠覆的”,孟加拉国想借地缘优势分裂印度,听起来很美,但现实却行不通的,地理是命运的底色,历史是命运的注脚。
西里古里走廊的命门地位不会改变,不过孟加拉国想凭借封锁“鸡脖子”来分裂印度,恐怕也只能在社交平台上“口嗨”一番。真正要付诸行动,那还得看天时、地利以及人和等诸多因素,缺一不可。
你觉得孟加拉国的这个主意,真能搅动南亚的风云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资料和文献:
1.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哈西娜辞职后,印孟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2.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孟加拉国事态发展引发印度担忧》
3.中国科学院院刊:《西藏亚东地区边界的历史演变及地缘战略分析》
网友评论
-
2025-05-09 10:01:55
图6真不应该啊,头顶一块高原与印度平原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