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上海男篮签下深圳旧将,高薪背后,本土球员路在何方

推荐 03-27 阅读:976 评论:0

上海男篮官宣签下达里尔·梅肯,这事儿听起来挺正常的,一个球队引进外援嘛。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有点意思。

一方面,CBA球队换外援,那简直是家常便饭。一个赛季换两三个都不稀奇,球迷都习惯了。好像外援就是个工具人,好用就用,不好用就换,效率至上。但另一方面,这个梅肯,上赛季可是在深圳队打过的。而且数据也不差,场均18.9分,6.1助攻,三分命中率还超过40%。

放在CBA里,绝对算得上是合格的外援了。深圳队为啥放他走呢?这里面肯定有故事。有人说,深圳队可能是觉得梅肯不够“硬”,关键时刻顶不住压力。毕竟CBA对外援的期待,可不仅仅是数据好看,还得能带动全队,能镇得住场子。

也有人说,可能是梅肯的打法跟深圳队的战术体系不太兼容。毕竟篮球是个团队运动,再好的球员,如果融入不了球队,也发挥不出真正的实力。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上海队给的价码更高。职业体育嘛,说白了就是生意,谁给的钱多,就给谁干。但我觉得,这件事儿背后,还反映出CBA外援市场的一些问题。

CBA球队对外援的依赖程度,一直都比较高。好的外援,能直接决定一支球队的上限。所以,各支球队都在拼命地寻找“能改变比赛”的外援。但这种依赖,也让CBA球队在培养本土球员方面,显得有些动力不足。毕竟,引进一个即战力的外援,比培养一个有潜力的本土球员,要容易得多。

仅从数据上看,梅肯上赛季的表现,确实能给上海队的外线火力带来提升。他有得分能力,也能给队友创造机会,这对外线一直比较挣扎的上海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一个梅肯,真的能解决上海队所有的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与普遍认知不同,CBA球队的问题,往往不仅仅是缺一个好外援。

球队的整体战术、本土球员的实力、教练的执教水平,甚至球队的文化氛围,都会影响球队的成绩。一个外援再强,如果其他方面跟不上,也很难带领球队取得突破。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球队成绩不佳的原因归结为“外援不行”时,是否忽略了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CBA联赛,终究还是要靠本土球员来支撑的。如果一味地依赖外援,那CBA的未来在哪里?

梅肯加盟上海,这只是CBA联赛里一个很小的事件。但透过这个事件,我们或许能看到CBA联赛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何平衡外援和本土球员的关系,如何提升本土球员的实力,如何打造更健康的联赛生态,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最后,还是希望梅肯能在上海队打出好的表现,也希望CBA联赛能越来越好。毕竟,对于球迷来说,最希望看到的,还是精彩的比赛和中国篮球的进步。只是,进步的方式,可能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和更坚定的决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