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陈道明挚友,曾爱上大自己25岁的焦晃,41岁早逝,丈夫的做法让人感动

娱乐 04-26 阅读:0 评论:0

“真正的艺术家,是用生命燃烧角色的人。” 这句话放在李媛媛身上,再贴切不过。

她曾是90年代荧屏上最耀眼的“白月光”,演技惊艳钱钟书,与陈道明惺惺相惜,三度斩获金鹰奖;可命运却在她41岁时按下暂停键——为保住腹中胎儿,她放弃抗癌治疗,最终在儿子2岁时撒手人寰。

她的丈夫杨诚,一个身家过亿的商人,却在妻子离世后独身20年,至今未娶。

如今,李媛媛的儿子已长成22岁青年,她的故事为何仍让无数人泪目?

1961年,李媛媛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文艺世家。父亲是话剧导演,母亲做艺术行政,家里摆满剧本和戏服。从小跟着父亲泡在排练厅的她,5岁就能模仿《红灯记》里的李铁梅,唱得有板有眼。

“这孩子天生该吃这碗饭!”邻居们啧啧称奇。

16岁那年,李媛媛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别人熬夜谈恋爱,她整宿对着镜子练台词。

宿舍熄灯后,她举着手电筒读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独白背得滚瓜烂熟。 “她眼里有光,一看就是‘戏疯子’。”同班同学回忆。

1984年,上海青年话剧团排演莎士比亚名剧《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

23岁的李媛媛被选中饰演埃及艳后,搭档是48岁的“话剧王子”焦晃。

排练时,焦晃一个转身撞倒道具架,李媛媛想都没想扑上去护住他,自己手臂被划出三道血口子。

“你这丫头不要命了?”焦晃又心疼又感动。

戏里,他们是痴缠的恋人;戏外,焦晃分居多年的婚姻成了定时炸弹。李媛媛父母得知女儿恋上大25岁的已婚男人,气得摔了茶杯:“你要跟他好,就别进这个门!”

这段感情最终无疾而终。多年后焦晃提起李媛媛仍眼眶泛红:“她像一汪清泉,可惜我配不上。”

情场失意的李媛媛,把全部精力砸在演戏上。

1989年《上海的早晨》开拍,她演活了娇媚泼辣的“三姨太”林婉芝。

有一场扇耳光的戏,对手演员不敢用力,她急得直跺脚:“你使点劲!不真打怎么出效果?”

结果一巴掌下去,她半边脸肿了三天,却捧着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杯笑出眼泪。

真正让她封神的,是1990年的《围城》。导演黄蜀芹见到她第一眼就拍板:“苏文纨非你莫属!” 钱钟书看完样片连夜打电话:“你就是书里走出来的苏小姐!”陈道明更成了她的铁哥们,两人常在片场即兴飙戏。

有场喝咖啡的戏,李媛媛临时加了个搅动勺子的动作,把苏文纨的矫情劲儿演得入木三分。

谁也没想到,事业巅峰期的李媛媛,突然消失了。

1996年,35岁的李媛媛嫁给富豪杨诚。婚礼上,杨诚红着眼眶发誓:“媛媛受过太多苦,我绝不让她再掉一滴泪。”

这个商人丈夫确实贴心——李媛媛拍戏时,他化身“助理”端茶递水;她随口说句“想吃糖炒栗子”,他开车绕半个北京城去买。

39岁那年,李媛媛怀孕了。

那时,她正在拍摄电视剧《世纪人生》,孕晚期她下身开始断续出血,起初她以为是拍戏劳累所致。“

孩子才三个月,不能折腾。”她瞒着剧组,每天用宽大戏服遮住孕肚,直到一场雨戏后晕倒在片场。

送到医院时,医生面色凝重:“胎儿发育不稳,建议终止妊娠。”

李媛媛死死攥着B超单,影像里的小生命正在挥动手脚。“他都动了,这是我的孩子啊!”她几乎是吼着说出这句话。

杨诚红着眼眶签下“拒绝流产”的知情书,夫妻俩赌上了全部希望。

李媛媛拼尽力气生下儿子杨朗。看着皱巴巴的小脸贴在自己胸口,她笑着流泪:“值了,什么都值了。”月子里,她坚持母乳喂养,哪怕乳头被咬出血也不肯用奶粉替代。“母乳里有抗体,孩子少生病。”她总这样念叨。

可命运给了她最残忍的玩笑——产后42天,她被确诊宫颈癌晚期。

化疗让李媛媛大把掉头发。有天清晨,她看着镜子里光溜溜的脑袋,突然噗嗤一笑:“我这脑型演尼姑正合适!”转头对护士说:“快拿相机,给我这新造型拍张定妆照。”

2001年,她躺在病床上接过人生第三个金鹰奖。颁奖礼直播时,观众发现她戴着假发,却不知道假发下是密密麻麻的针眼。

丈夫杨诚偷偷录下她最后一次喂奶的画面。

镜头里,李媛媛边哭边写“宝宝日记”:“对不起,妈妈要变成星星了,但爸爸会替我爱你。”

2002年10月20日,41岁的李媛媛在丈夫怀中闭上眼。弥留之际,她手指反复摩挲儿子照片,却说不出话。

李媛媛走后,杨诚把公司交给副总,专心当起奶爸。儿子半夜发烧,他抱着跑三家医院;家长会上,他认真记笔记的样子让老师动容。

有女明星向他示好,他礼貌回绝:“我心里住不下第二个人。”每年忌日,他带着儿子回山东,走遍妻子童年生活的地方。

如今22岁的杨朗考上重点大学,手机屏保还是母亲的照片。“同学都说我妈美得像仙女。”这个1米8的大小伙腼腆一笑,“可惜她没听过我喊声妈。”

2020年《围城》剧组重聚,陈道明看着李媛媛的旧照沉默许久:“她要是还在,现在该是教科书级的艺术家了。” 有人问杨诚后悔吗?这个鬓角泛白的男人摸着婚戒说:“下辈子还娶她,但绝不让她生孩子。”

或许正如李媛媛最后一条日记所写:“戏会散场,但爱永远不会。”这个用生命诠释“演员”与“母亲”双重伟大的女人,终究活成了永恒的白月光。

李媛媛的墓碑上刻着她最爱的莎士比亚诗句——“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而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光芒,连死亡都无法熄灭。

—END—

图|来源网络侵

网友评论

柴叔带你看电影

从影视管中窥豹,从娱乐见微知著。冷眼看世界热肠对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