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股份十年单季最大跌幅!业绩整体下滑 没人喝白酒了吗?

财经 04-29 阅读:252 评论:0

昨晚,洋河股份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近40%。此前,顺鑫农业(牛栏山)、天佑德的营收两位数下滑、利润大幅下滑,种种迹象预示着白酒行业在今年一季度或出现较大面积的失速。在此背景下,不禁让人疑惑:难道真的没人喝白酒了吗?

随着年报和一季报逐步落幕,白酒行业的成绩单也在逐步出炉。整体看,头部企业增速放缓但韧性凸显,而次高端与区域酒企分化加剧:

头部企业增速放缓但韧性凸显。贵州茅台一季度虽未直接披露数据,但2024年营收增长15.71%,净利润增长15.38%,叠加2025年春节动销平稳,多方预计Q1增速维持在10%-15%区间;五粮液Q1营收369.4亿元(+6.05%),净利润148.6亿元(+5.8%),增速较2024年同期(营收 + 11.86%、净利润 + 11.98%)显著回落;泸州老窖Q1 营收93.52亿元(+1.78%),净利润45.93亿元(+0.41%),增速创近年新低;

次高端与区域酒企分化加剧。舍得酒业Q1净利润3.461亿元(超2024 年全年);老白干酒Q1营收11.68亿元(+3.36%),净利润1.52亿元(+11.91%),毛利率提升9.35%至68.58%;洋河股份Q1营收110.66亿元(-31.92%),净利润36.37亿元(-39.93%),创近十年单季最大跌幅。

多方数据显示,当前白酒行业显示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1、增速放缓。多数企业主动降速,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普遍低于预期,半数企业或无法完成全年目标;

2、库存去化接近尾声。主流酒企渠道库存回落至2-3个月的健康区间,茅台、五粮液等库存水平降至近年低位;

3、价格倒挂与渠道压力。名酒终端售价较峰值下跌30%-40%,经销商利润空间压缩,酒企通过停货、配额调控缓解矛盾。

在业绩放缓和价格倒挂的背景下,当前白酒市场究竟如何?还有多少人在喝白酒?

市场方面,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大众价位产品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今年一季度,老白汾、玻汾、古5等大众产品持续产品放量;而从春糖推出的新品来看,100-300元大众市场竞争仍在加剧。同时,500元以上次高端仍需等待商务需求回暖。中邮证券也提到,今世缘淡雅系列借助宴席复苏渗透苏南市场,迎驾贡酒洞16通过宴席场景绑定实现12%增长,古井贡酒古5在县域市场实现15%销量增长。但与此同时,商务需求疲软,高端酒依赖的商务宴请恢复缓慢,次高端品牌表现分化;

消费者结构方面看,40岁以上中老年仍是核心消费群体,年轻一代更倾向低度酒、果酒等替代品,导致消费断层隐现。在此之下,酒企也是开启了创新模式。部分酒企推出光瓶酒、果味酒、健康属性产品(如人参酒),并通过直播、社交媒体吸引新用户。由此可见,对于白酒消费来说,实际上存在潜在的消费断层。

尽管存在消费断层趋势,白酒行业仍具有发展潜力:

国际化进程加速: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白酒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逐渐从“试水”转向“深水区”。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酒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白酒出口额有望突破10亿美元,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的海外营收增速超过15%,香港、美国、法国成为核心市场。

下沉市场发力: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大众价位产品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韧性。今年一季度,老白汾、玻汾、古5等大众产品持续产品放量;而从春糖推出的新品来看,100-300元大众市场竞争仍在加剧。同时,500元以上次高端仍需等待商务需求回暖。

对于白酒板块而言,短期或仍处于去库存与价格博弈阶段,中期发展更多期待国际化和品类创新,长期则依赖集中度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推动。那么,白酒板块还有投资机会吗?

短期的话,重点关注库存出清以及政策刺激带来的机会。当前白酒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在政策提振消费预期的背景下,或迎来估值修复。渠道库存去化完成后,需求回暖将快速传导至酒企业绩,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或率先受益。

中期,重点跟踪品牌护城河深厚、抗周期性强的龙头企业(如贵州茅台、五粮液),同时关注次高端与区域龙头的弹性修复机会(如受益于清香型品类扩张和年轻消费群体培育的山西汾酒等)。此外,新兴赛道如光瓶酒(顺鑫农业)、低度酒(伊力特)等领域也值得重点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