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不到百公里,山东舰进菲律宾海,美军没想到,解放军来这么快

国际 04-26 阅读:261 评论:0

菲律宾联合美国在南海频频“闹事”,中国怎能坐视不管?

4月24日,菲律宾海军发言人对外宣称中国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驶入菲律宾海,距离菲律宾吕宋岛最北端不足百公里。

菲方拍摄的山东舰

这一位置距离美军在菲律宾部署的重要雷达与通讯节点不过数小时航程。中方行动突然而迅速,令美军始料未及。

根据中国国防部的通报,此次行动属于计划内的远海训练任务,地点包括南海西部、巴士海峡以及菲律宾海西北部。

山东舰驶入南海前,美菲刚结束一轮联合军事演习之后不到一周,山东舰编队几乎是无缝衔接地展开行动,时间点极具敏感性。

美方未对此直接回应,但美国印太司令部随后发布航迹图,确认有一支中国航母编队在菲律宾海活动。

结合开源卫星图像与AIS数据,该编队由山东舰、055型万吨级导弹驱逐舰“南昌舰”、052D导弹驱逐舰以及一艘综合补给舰组成,具备完整的防空、反潜与远程打击能力。

菲律宾海近年来已成为全球海军力量交汇的高频区域。

2022年至2024年,美日菲三边演训数量显著上升。仅2023年,菲律宾就参与了超过15场多国海上联合训练,其中6场以上涉及美国“航母打击群”或“远征打击群”。

这片海域一度被认为是美军巩固“第一岛链”防线的核心。关岛、冲绳、巴士海峡、吕宋岛北部,形成战略闭环。山东舰编队此次进入,显然打破了这一设想。

此次远海训练的协同性也体现出中方的行动并非即兴。

在进抵菲律宾海前,山东舰在南海实施了一系列高强度舰载机协同训练。

据《解放军报》报道,在训练中,舰载歼-15进行了昼夜轮转的起降,部分机组完成了超视距对空打击、对海超低空突防等任务,与052D驱逐舰之间还开展了目标指引与火控信息共享测试。

整个舰队还进行了快速补给演练,仅用不到3小时完成全舰油料和食品的战时补给模拟。

舰载战机的高频出动与驱护舰的多平台协同,体现了解放军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的新阶段。

这也是中方近年来“走出去”战略的一部分。

近几年山东舰开始承担较多的远海训练任务,从南海到西太平洋,从宫古水道到东印度洋,几乎每季度一次远洋出航。

该舰还完成了在南海为期18天的连续训练航行,沿途经过西沙、中沙、巴士海峡,并绕经台湾东部返回驻泊地。

这次出现在菲律宾海,是一次战略节奏上的延续,不是偶然,也非临时起意。

近年来,菲律宾在安全政策上明显向美靠拢,允许美军扩大使用其境内9处军事基地,其中多数位于吕宋岛。

美菲之前就在吕宋岛北部地区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实兵实弹演练设定在距离台湾不到400公里的区域内,引起中方高度警惕。

而今年美菲“肩并肩2024”再次强化该区域部署,美军派出“美利坚”号两栖攻击舰进驻,菲方甚至配合美军模拟“抗登陆”演练。

解放军此次调动,显然也是对区域局势变化的直接回应。

中方这次航母编队的行动并未伴随强烈政治信号发布,也没有配合外交层面的激烈表态,更像是一种“实际展示”:展示其可以进入、可以部署、可以控制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展示”对周边国家带来的信号往往比口头声明更加有力。

因此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面临更大的压力。

“里根号”航母仍停靠在日本横须贺基地,美军太平洋舰队目前主要战力分布在夏威夷至关岛一线,反应速度上处于劣势。

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

面对解放军航母编队快速完成从南海训练转入菲律宾海展示的节奏,美军确实被动。

菲律宾海恐将成为中美海军博弈的又一“常态场”,不再只是美军单方面主导的深水后场。

而山东舰的表现,也意味着中国海军远洋训练能力已经突破“平台测试”阶段,向“任务导向”转型。

随着新一代舰载机、无人平台与电磁对抗能力陆续上舰,这种远海部署的含义将更为复杂与深远。

从这次山东舰行动可以看出,中方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存在感”,而是在具体战术层级寻求对等甚至压制优势。

面对我国如此快的军事行动,相信美国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