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发行

推荐 04-23 阅读:3 评论:0

新快报讯根据财政部最新安排,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将于4月24日同日开启发行,首期将发行20年、30年期两个品种。业内人士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支持的“两新”“两重”政策加快落地,有利于加速释放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此外,考虑到外需回落,在全年的赤字限额的基础上,三季度或有增量的财政政策出台可能。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公布2025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今年将共计发行21期(包含首发6期、续发15期),首发为20年期和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按半年付息。此后,5月份将启动50年期特别国债招标。7月、8月将再首发一只20年期和两只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

与去年相比,从发行时间看,今年特别国债的发行略有提前。2024年,特别国债首次发行时间为5月17日,于11月中旬发行完毕,中间各月发行速度整体较为均衡。

有分析表示,就发行期限来看,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只数安排上与去年差异不大,仍以30年期为主。其中,首发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一共会再续发4期,规模可能相对较高,不排除未来流动性较好进而容易成为主力券,并使得其投资价值提高。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体现了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达到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具体投向方面,8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5000亿元用于“两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3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这个资金额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亿元已经于1月初下达到地方。

业内预计,今年财政政策发力将继续靠前,加快发行进度、加大支出强度。华创证券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叠加新增专项债发行“赶进度”,三季度政府债或为全年供给高峰。具体而言,8月至9月政府债的供给压力或偏大。财政靠前发力的基调下,四季度政府债可能进入发行淡季,但需要关注是否有增量财政政策落地。

采写:新快报记者 范昊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