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教师体罚学生被开除,家长联名挽留也没用:别拿自己的职业换别人的前程!
最近,关于老师管教学生的新闻一桩接一桩,真的让人唏嘘。
一边是广东东莞那位因为学生上课做不雅手势、被老师罚扎马步、抽打后被开除的女老师,班里47个家长中竟有44个写信挽留,希望老师别走。
另一边是我之前发过的《谁还敢管学生?山东一老师因学生调皮罚站20分钟,家长维权要求开除老师》
山东潍坊,7岁男孩因为上课调皮,被老师罚站20分钟,结果家长直接投诉,还要求学校开除老师。
看完这些新闻,不少老师心里都在打问号:
现在的老师,到底还能怎么管学生?
1、老师难,难在“管”与“爱”之间的平衡其实,大部分老师对学生的严厉,并不是恶意。
东莞那位老师,从一年级带班到二年级,拿了无数流动红旗,深得家长认可。
潍坊的李老师,只是让学生站了一会儿,连骂都没骂一句。
而这些老师,最后却因为管得太严,丢了工作、惹了麻烦。
站在家长的角度,当然希望孩子被尊重、被理解,不受一丝委屈。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接触互联网比较早,比以前更有主见,更在意自我感受。
可是换个角度看,老师不管、放任不管,教室会变成什么样?课堂纪律谁来维护?
一位老师曾无奈地说:“要是三寸不烂之舌能搞定一切,那世界上还要警察、法院干啥?”
听起来有点极端,但背后的苦涩,很多老师应该都懂。
当然法律是红线。
体罚、变相体罚,像打骂、让学生长时间罚站、羞辱,这些肯定不对。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守住底线,做学生的榜样。
但问题是,什么算惩戒,什么算体罚?
罚站五分钟,是提醒?二十分钟,就是体罚?
一句严厉的批评,是管教?声音大点,就是伤害?
模糊地带太多,让老师们战战兢兢。
很多时候,遇到调皮学生,不敢罚、不敢说,稍微动手制止一下冲突,就可能被投诉、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
面对孩子犯错,家长第一反应不该只是“找老师算账”,而是先问问孩子:
“你为什么被批评?老师有没有理由?”
而学校,也不能一味推责任、怕舆论。
遇到家长投诉,不是立马处罚老师。
而是要调查清楚,公正处理,给老师、学生、家长一个交代。
有网友说得一针见血:
“我们现在要思考的问题是,现在的家长为什么这么狂妄,是谁给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又是谁在后面为他们撑腰?常言之,子不教,父母之过,如此下去谁还再有义务去管理你们这些孩子?”
这句话值得所有人反思:
当家长一味“护犊子”,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老师推到对立面,最后受害的,只会是孩子自己。
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愿意为了别人的孩子操心、牵挂、付出的人。
他们不图回报,只想学生进步。
可再有责任心的老师,也经不起反复被“出卖”。
老师们,要记住:
守住底线,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学生;
家长们,也请相信,大部分老师的严格,是出于爱,而不是伤害。
教育是相互的理解、配合和成长。
老师、家长、学校,都别忘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点个“赞”,转发给更多同行和家长一起讨论哦!
网友评论
-
2025-05-09 23:26:02
身为老师 还不躺平
-
2025-05-10 10:21:24
作为一个90后,被老师打了,现在心里还感谢老师的
-
2025-05-10 02:32:06
现在有几个是认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