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还完6000亿外债,71岁王健林又迎大麻烦

文| 鸣轩
编辑| 鸣轩
——【·前言·】——
“什么都卖了,能卖的都卖了,就是没卖国!”
当王思聪面对父亲王健林“卖卖卖”还债的争议时,这句硬核回应瞬间冲上热搜。有人赞他“三观正”,也有人嘲讽:“万达都快卖空了,还不是因为玩脱了?”更有人犀利提问:71岁的王健林疯狂甩卖资产还债6000亿,儿子却只顾和网红恋爱,这对父子一个拼命填坑,一个躺平潇洒,到底谁更值得尊重?

一、王健林的“断臂求生”:卖万达如割肉,71岁扛起天价债务
“万达广场?卖!万达影院?卖!酒店文旅?统统卖!”如今的王健林,活生生演绎了“狠人”二字。2024年,他累计还债超6000亿,几乎把万达“掏空”——曾经的核心资产万达广场,如今只剩北上广深几家;就连当年豪掷200亿收购的美国AMC院线,也因连年亏损被割肉抛售。网友戏称:“老王这是把亲儿子都挂上闲鱼了!”

军旅出身的老王,骨子里刻着“责任”二字。父亲是抗战老兵,从小教育他“企业可以倒,脊梁不能弯”。当年万达收购AMC本想进军国际,却撞上疫情黑天鹅,血亏百亿。但王健林没学许家印转移资产,反而把海外项目当“止血带”卖,哪怕被骂“败家”也要保国内根基。
最扎心的是大连万达股权被冻结三年,这曾是万达的“龙兴之地”。如今老王咬牙贱卖,连高管都爆料:“签字那天,他盯着合同看了半小时,手都在抖。”

二、对比潘石屹许家印:有人卷钱跑路,有人死扛到底
同样面临危机,有人选择当“孤勇者”,有人却成了“跑路大师”。潘石屹一边喊着“转型轻资产”,一边把SOHO中国甩卖给黑石,套现195亿投向美国;许家印更绝,2万亿债务暴雷前,早把23亿豪宅和家族信托转移到海外,留下800个烂尾楼和百万无家可归的业主。

潘许二人不是没能力,而是丢了良心。潘石屹给哈佛捐1亿,却说“不给中国穷人”;许家印离婚被疑“技术性切割财产”,还把烂尾楼风险甩给老百姓。反观王健林,卖万达广场时优先保就业、保商户,某二线城市业主透露:“老王团队挨家谈解约,赔了钱还帮找新场地。”
有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若王健林学许家印玩“金蝉脱壳”,至少能保住千亿身家。但他偏选最笨的路——“企业家的脸面,不是看楼盖多高,而是看摔倒了敢不敢自己爬起来。”

三、王思聪为何不接班?纨绔表象下的家族暗战
这边老王卖到“只剩底裤”,那边王思聪却带着新女友吃人均3000的日料,网友气得大骂:“败家子!你爹拼死还债,你倒是啃老啃得心安理得!”

知情人透露,王健林早年曾逼儿子接班,但王思聪公开呛声:“万达那套传统模式早过时了!”他搞电竞、搞直播,投资笑果文化赚了20倍,但熊猫TV破产也亏了20亿。老王曾叹气:“他宁可自己碰壁,也不愿接我的盘。”
父子关系微妙:王思聪微博吐槽过万达酒店设计土,老王当场回怼:“你懂个屁!”但这次债务危机,王思聪默默注销名下公司,被疑“套现帮爹填坑”。或许这对父子的默契,根本不需要外人理解。

四、网友炸锅:有人致敬,有人质疑
评论区早已战火连天:
支持派:
“卖光家底不跑路,比那些卷钱移民的强一万倍!”
“老王像《活着》里的福贵,输光一切但腰杆挺直!”
质疑派:
“早干嘛去了?疯狂扩张时不控制风险,现在卖惨?”
“万达债务转嫁给接盘侠,还不是老百姓买单?”
神评:
“王家这出大戏,比《繁花》还刺激!建议拍成商战片,名字就叫《断臂求生》。”

结语:企业家精神的照妖镜
王健林或许不是完美的商人,但他用71岁的背影写下一句话:“跌倒的尊严,是自己挣回来的。”
当潘石屹在美国晒别墅,许家印在监狱等审判,老王还在为IPO四处奔波。他的故事撕开商界最现实的一面——有人把企业当提款机,有人把企业当命根子。
这个世界从不缺暴富的神话,缺的是还债的勇气。
王健林是不是英雄?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他没让中国商人这五个字,变成一句笑话。
本故事引用网络素材,如有侵权,请别举报,可通知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