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印度环绕的孟加拉国:1.647 亿人口下的 “低调” 之谜

推荐 05-06 阅读:56 评论:0

在世界地图上,孟加拉国是南亚次大陆上的一个重要国家,拥有 1.647 亿人口,位列世界人口大国之列。然而,与它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孟加拉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却出奇地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番。

孟加拉国的独立之路颇为曲折。在英国宣布印巴分治后,它成为了巴基斯坦的一块飞地,被称作东巴基斯坦。但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与东巴基斯坦内部的一些势力联手,成功将 “东巴” 从巴基斯坦分离出来,孟加拉国就此诞生。

独立后的孟加拉国,国内经济形势那叫一个严峻。虽说人口众多,且青壮年占比不小,可糟糕的经济状况严重制约了民众的教育水平。大家想想,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国民教育水平要是提不上去,这些青壮年非但难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反而可能变成沉重的负担。所以,孟加拉国若想发展经济,大力推动教育事业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但问题在于,孟加拉国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发展教育。该国经济落后,气候条件也不理想,工业发展水平极为低下。为了发展经济,他们甚至大量进口 “洋垃圾”。这些 “洋垃圾” 虽说名字不好听,但里面包含一些可二次利用的废旧材料,成本还低。在我国全面禁止进口 “洋垃圾” 之前,孟加拉国的进口量仅次于我国,位居世界第二。但这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再加上国民素质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个国家的环境状况堪忧,垃圾随处可见,河水浑浊不堪。在这种情况下,外国企业自然不太愿意来投资建厂,经济发展受限,国际存在感也就难以提升。

从气候条件来看,孟加拉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温度都在 0 摄氏度以上,全年平均气温达 26.5 摄氏度,降水丰富。而且,它地处三角洲入海口,北部喜马拉雅山的冰雪融水经平原流入印度洋。按说这样的气候条件利于农业生产,可由于该国主要是平原地形,又缺乏水利设施,一到季风季节,大规模洪涝灾害频发。这对经济发展和吸引外资造成了极大阻碍。港口常被洪水淹没,外国商船和企业都不太愿意来,“存在感” 自然就低了。并且,洪涝灾害对孟加拉国农业冲击巨大,粮食危机时有发生,不得不依赖进口粮食或接受国际援助。不过,相比一些常闹饥荒的非洲地区和常年战乱的中东地区,孟加拉国还能自己种植部分粮食,日子还算过得去,处于一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的状态,这也使得它在国际舞台上不太引人注目。

地缘政治方面,孟加拉国除东南部与缅甸接壤外,大部分陆上领土都与印度相邻。这对它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一方面,孟加拉国能从巴基斯坦独立出来,印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印度在孟加拉国影响力巨大,孟加拉国发展经济难免受到印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印度自身也是急需外资的新兴经济体,自然希望外国商船停靠自己的港口。而且,印度和孟加拉国在吸引外资建厂的类型上多有重合,可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话语权远超孟加拉国,全球目光大多聚焦在印度身上,孟加拉国自然就被 “掩盖” 了光芒。

尽管面临诸多困境,孟加拉国也并未放弃努力。近年来,它积极参与包括 “一带一路” 在内的众多国际组织,吸引了不少外国企业。未来,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入,孟加拉国或许能逐步提升在国际上的存在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这个拥有独特魅力的国家。

好啦,今天关于孟加拉国的分享就到这儿。各位小伙伴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关注哟,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天天发财,生活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