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政坛生死博弈,中美动向牵动马科斯家族困局
菲律宾政坛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拉锯战。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办公室突遭炸弹威胁,美国防长专机即将降落马尼拉,中国外交部三度澄清与杜特尔特家族无政治关联——这三重信号交织,暴露出总统马科斯在围剿政治对手时的战略困境。
马科斯政府将前总统杜特尔特紧急引渡至海牙国际刑事法院的举措,正成为其执政危机的导火索。菲律宾参议院质疑此举损害国家司法主权,连马科斯的胞姐也公开指责其“背叛宪法”。最新民调显示,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飙升至53%,较马科斯高出21个百分点。选举临近之际,这种民意落差迫使马科斯采取更激进手段。
面对“杜特尔特曾向中国寻求庇护”的传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4日再度强调:杜特尔特香港行程纯属私人性质,中方从未收到任何庇护请求。这一表态直接瓦解了马科斯阵营精心设计的舆论攻势——此前亲政府媒体曾暗示杜特尔特存在“叛国嫌疑”,并暗指中国见死不救。观察人士指出,马科斯试图将国内政治斗争国际化,却低估了中方在南海局势敏感期避嫌的决心。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本周的菲律宾之行,被解读为特朗普政府亚太战略的重大转向。相较于前任防长奥斯汀将首访锁定日韩印三国,赫格塞思特意将菲律宾纳入优先行程。这恰与马科斯政府近期动作形成呼应:7月初菲海岸警卫队在黄岩岛海域的挑衅行动,被外界视为向白宫递交的“投名状”。然而引入域外势力的代价已然显现——菲军方内部传出担忧声音,认为美国介入或将导致南海摩擦升级为军事对抗。
莎拉·杜特尔特遭遇的炸弹威胁,将家族斗争推向白热化。尽管警方排查后确认虚惊一场,但安保人员透露威胁短信精确掌握了副总统行程细节。值得关注的是,莎拉上月曾公开发出“反制警告”:若她遭遇不测,马科斯家族成员将遭到刺杀。这种“玉石俱焚”的宣言虽引发舆论哗然,却有效遏制了对手的极端手段。分析认为,杜特尔特家族在棉兰老岛拥有超过20万民兵组织的隐性支持,这是马科斯始终未对莎拉实施司法逮捕的根本顾忌。
马科斯的困境折射出菲律宾政治生态的结构性矛盾:其强行推动的司法国际化手段遭遇国内法理质疑;引入美军势力加剧了南海安全风险;而对杜特尔特家族的压制反而强化了反对派凝聚力。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美两国在事件中的克制态度,暴露出马科斯政府“挟洋自重”策略的局限性——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美国则更关注军事部署而非政治派系争斗。
随着美军运输机降落克拉克空军基地的轰鸣声响起,马尼拉的权力游戏进入新阶段。但历史经验表明,在拥有百年家族政治传统的菲律宾,外部势力的介入往往只能掀起短暂波澜,真正的胜负仍取决于基层动员能力与司法较量的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