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立的大学承诺本博8年制培养,涉嫌虚假承诺?王树国校长慎重

推荐 03-14 阅读:183 评论:4

3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放出大招,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正式获批成立。这可是福建省首所民办本科新型研究型大学,由福耀集团大佬曹德旺发起,河仁慈善基金会豪掷100亿筹办。

更吸引人的是首任校长王树国——这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双一流”老校长,直接抛出重磅宣言:学校要搞本硕博8年制培养,打通本科、硕士、博士壁垒,今年就招第一批本科生,首届仅100人。

这消息一出,家长们眼睛都亮了:8年读完博士?这不就是“直通车”吗?

可我冷静一想,一个刚成立的大学,才刚刚具备本科教学资格,咋就敢喊出“本硕博贯通”这种大话?这宣传会不会涉及到虚假宣传,有没有法律风险,顺便给王校长提个醒:理想再美,也得脚踏实地,别让家长误会了。

一、从哈尔滨到福州:教育明星校长的"最后一搏"

2024年3月11日,福建省政府宣布设立福耀科技大学的新闻在教育界掀起巨浪。这所由玻璃大王曹德旺百亿捐赠。首任校长王树国更是个传奇人物,曾掌舵哈工大和西交大两所985名校,退休后本可安享晚年,却选择“零薪”跳槽到福耀科大,理由是“教育理想”,我们很佩服。

王校长在接受采访时甩出金句:“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是本硕博8年制培养,打通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之间的壁垒。”

他还说,今年学校首次招本科生,首届仅100人,未来最多扩到400人,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按兴趣定制培养方案,告别“批量生产”模式。

这话听着多提气啊!家长群里都炸了:“8年博士,这不比985还牛?”各大自媒体平台上也有人喊:“王树国这是要革高等教育的命啊!”

“本硕博贯通”这概念最近几年挺火。

2023年被媒体评为“高等教育10大热词”之一,像武汉大学的雷军班,2024年4月喊出“100%保研资格”;哈工大6月说要“6-7年本博贯通”;

北航今年新增四个本博贯通试验班,也是8年制。

可福耀科大不一样,它刚成立就敢喊“8年本硕博”,起点比这些老牌名校还高。

王校长还强调:“我不拿一分钱工资,历史给了我机会做一所引领性的学校。”

这话感动了不少人,可我翻了翻教育部官网,发现个问题:福耀科大刚获批本科资质,博士点呢?没影儿啊。

这宣传咋听咋像“画大饼”,是否“涉嫌虚假宣传”呢?。

这种"先承诺后补票"的做法,让人不禁想起2021年某民办高校因虚假宣传被罚款380万元的案例。

二、解剖高校资质审批:从西湖大学看博士点有多难

可能很多家长朋友不知道的是,一个大学想搞本硕博培养,得先过“三座大山”:本科教学资格、硕士点审批、博士点审批。

咱国教育法和教育部规定,高校资质审批那是严得像铁桶。

具体的教育资质审批铁律(硬性指标)如下:

1、本科资质:需满足生均教学面积9.5㎡、师生比1:18等12项硬指标(这个应该能达标)

2、硕士点:至少5届本科毕业生,近5年科研经费文科400万/理科800万(目前来看刚成立,这个标准肯定不达标)

3、博士点:需有10届硕士毕业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号"平台(这个目前看,也不达标呀)

以被誉为"中国高教改革试验田"的西湖大学为例:

2018年成立:仅招收博士研究生(依托复旦、浙大联合培养)

2022年:获批独立博士招生资格

2023年:首次招收本科生(仅60人)

至今,仍未获得硕士点独立授予权

对比福耀科技大学:

2024年1月:获批本科办学资质

2025年3月:宣传"本博贯通"

当前状态:无硕士点、无博士点、无毕业生

所以,这种跨越式发展在现行《学位条例》框架下近乎天方夜谭。

教育部2023年数据显示,当年全国新增博士点通过率仅27%,且全部集中在办学超20年的高校。

除此之外,本硕博8年制,光有资格还不够,教学能力得跟上。

师资方面,博士培养需要博导,教育部要求博导有正教授职称、近5年发过高水平论文。

福耀科大刚建校,王校长再牛,也不可能一下拉来几十个博导。2023年,全国博导总数约5万(教育部),新校分不到几个。

经费方面,100亿听着多,可摊开算算:建校区、买设备、招老师,博士培养还得有科研经费。

公开数据显示,西湖大学年均科研投入超10亿,福耀这100亿能撑几年?

此外涉及到评估,教育部每5年评估一次教学质量,新校没数据咋评?

新京报在2023年报道过,某民办高校因教学不达标被摘牌,福耀敢赌,作为家长和学生你敢赌吗?

一个刚起步的学校,师资、经费、经验全都不完善的情况,“8年制”咋教?

三、法律红线:那些因虚假宣传栽跟头的高校案例

法律上,没博士点却喊“本硕博培养”,妥妥踩线。具体的法律警示线依据如下:

《广告法》第24条:教育广告不得含有升学、考试通过率等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性承诺;《民办教育促进法》第62条:虚假宣传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

《教育法》第26条:高校需按批准的办学层次开展教学。

《广告法》第9条:广告不得虚假或引人误解。

福耀科技大学刚获本科资质,宣传“8年本硕博”,家长一看就以为能拿博士学位,这不误导吗?

我们以西湖大学为例,它2018年成立时都只敢说“未来有博士培养”,没敢直接喊“本博贯通”。福耀科技大学这宣传,严重来说是超纲了。

同时,教育部也对虚假宣传有过很多处罚案例:

2021年深圳某国际学校案例:因宣称"直通常春藤盟校"被法院判定欺诈,退赔学费总额达4300万元;

2022年江苏某高校因承诺"保研率50%"被罚210万元;

2023年河北某独立学院因虚构"双导师制"遭家长集体诉讼。

具体信息,大家可在网上查一下就知道了。这些前车之鉴都在提醒:教育承诺绝非儿戏。

同时,针对教育虚假宣传,法律上也是不含糊的:

1、行政处罚方面,《广告法》第55条,虚假广告可罚20万-100万,情节严重吊销办学许可;

2、民事责任方面,要是家长交学费后发现没博士学位,可起诉退费加赔偿。《民法典》第148条,欺诈可要求撤销合同+赔偿损失。

3、刑事风险方面,若招生诈骗金额大,可能涉《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最高无期。2019年,某民办高校虚假招生,负责人判10年的事件,大家可以在网上查看一下。

教育部的官方数据上,2024年严打虚假宣传,已关停10所违规高校。福耀科技大学这样宣传,是敢顶风做案,所以还是要小心一点?

四、致王树国校长:理想主义不能逾越法治轨道

作为见证过哈工大百年沧桑的教育家,王校长的教育情怀令人动容,我是真的佩服他。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提醒你:

三点诚恳建议:

1、资质透明化:建议公示博士点申报进度表(让家长们明白)

2、宣传合规化:将"目标培养模式"改为"规划培养方向"

3、机制保障化:建立"未达承诺全额退费"的保障基金

王校长的理想很硬核:打破批量教育,定制培养科学家,谁不爱听?

可一个刚成立的大学,啥都没建好,就喊“8年本硕博”,这步子迈得太大了。

家长最怕啥?

被忽悠。

高考志愿填了,交了学费,结果发现博士拿不到,这不坑娃吗?

看看深圳技术大学的发展成长轨迹,2018年建校时严格按"本科-硕士-博士"三步走,2023年才启动博士点培育。这种"慢即是快"的智慧,或许更值得借鉴。

五、给高考家长的特别提醒

面对诱人的教育承诺,请务必做到:

1. 查验资质: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核实办学许可

2. 追问细节:要求校方书面说明贯通培养的具体路径

3. 风险评估:咨询律师解读招生简章法律效力

4. 备选方案:了解协议中退出机制和补救措施

再美好的教育蓝图,也要经得起《高等教育法》的检验。我们期待福耀科大能成为第二个西湖大学甚至世界优秀名校,但更希望它先成为遵纪守法的典范。

王校长,咱懂你想干大事,可步子别迈太大。

西湖大学用了4年半才拿博士点,你刚起步就喊“8年博士”,家长信了咋办?老实办学,拿齐资质再宣传,才是真教书育人。

王树国校长在西安交大留下的"少年班"传奇令人钦佩,但教育创新不能变成危险的走钢丝。

当我们在招生简章或者媒体宣传之下,让家长们误认为可以"本博贯通"四个字时,是否也该自问:我们准备好为这100个孩子的人生(最美好的8年)负责了吗?毕竟,大学之大,不在大楼在大师,更在坚守底线的大德。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3-16 10:29:18

    也可能,估计硕士博士挂靠在其他高校,刚起步阶段,估计挂靠的学校不会太好

  • 2025-03-15 07:03:27

    根据福耀科技大学,宣传的15+56+80高层次师资,用AI推算每年运营经费在15-25亿,目前为止,除了100亿,没查到后续资金来源!

  • 2025-03-15 11:25:15

    网红企业家,网红校长总爱做吸睛之事,浮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