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老外理解不了,中国人为何战至最后一刻也决不投降,引起共鸣

社会 12-19 阅读:26125 评论:57

许多外国人无法理解,为何中国人在战斗的最后一刻更倾向于玉石俱焚。

回顾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朝代,只要是打仗,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皆是重大义而轻生死,下道普通老百姓,上到皇帝大臣,哪怕是敌人杀入皇宫,最后也是以身殉国!

回想近代战争,就拿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中来说,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阵地上一动不动,当敌人看见这一群“冰雕连”永远也想象不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在上甘岭战斗中,王合良与薛志高战士因为被手雷炸伤,一个伤了眼睛,一个腿被炸断,尽管身受重伤依然决然的拿起武器战斗,于是,当幸存的敌人看见了让他们一生难忘的一幕“瞎子背着瘸子拿起枪在冲锋”

有句话说的好,外国人战斗后都会有心理创伤,而我们不会,因为上千年来老祖宗用鲜血告诉了子孙后代,面对敌人,投降所受的屈辱比死还难受——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

如果只有一个人可能会害怕,但是看见战友倒下后只会视死如归!

面对家国大事的时候,都会选择舍生取义!

如果当年傅仪真的拔出了刀,哪怕最后没有成功,那么他应该也有一个十分响亮的称号了!

真到了那一步投降是不可能的,咋也得一换一!这喷不了一点,也不知道怎么传开的这思想好像都有……与其被俘受辱,不如同归于尽……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3-13 17:30:01

    那样就可以大张旗鼓修清史了,而不是什么清史稿

  • 2025-03-11 08:22:49

    大清告诉我们,不能怂,怂了后面老婆。孩子,家里人都保不住了

  • 2024-12-21 15:52:12

    反正我个人很简单,就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妻儿。分析太多其实意义不大,就一个字-“家”。

  • 2024-12-21 13:55:52

    人呐,在和平年代,生活安逸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英雄,也能做到不怕死。可真若到了那天,恐怕就不是那样子了。但这也恰恰更加证明了那些英勇的先烈们,他们当年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的可贵。

  • 2025-04-14 17:02:35

    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还是能分得清的。有机会谁都想流芳千古,谁都不能挡着我。天王老子也不行。

  • 2025-03-10 21:08:05

    因为中国的历史足够长而这么长的历史还都记载下来了。所以,无论什么事基本都遇到过。春秋时期投降的人可不少。伍子胥,商鞅,李斯以及四十万赵军[得瑟]甚至大秦第一功臣郭开。都是什么下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 2024-12-22 20:57:01

    进攻可能不行,但是防御,尤其是身后就是家人的防御战,很多人都会拼命啦

  • 2025-03-10 17:22:10

    这就体现出师出正义的战争的重要性了。

  • 2025-04-17 15:39:37

    从古到今,中国每次战争,战俘都有很多,投降的更多,(想)当汉奸的人比比皆是。这样子才引起共鸣

  • 2025-04-13 11:50:31

    前面还有跳海的,自焚的。。。

  • 2024-12-21 12:42:53

    但是汉奸也很多,别那么绝对,而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

  • 2025-03-10 15:55:05

    师出无名的战争,士兵多少会出心理疾病[得瑟]

  • 2025-04-13 12:38:34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

  • 2024-12-27 14:14:13

    这就不得不提扬泰老乡杨根思了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这不科学 但却是至死方休的信念

  • 2025-04-30 20:00:46

    那为什么有板门店交换战俘?伟人说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不要只谈一面。又,抗日期间,又为什么存在那么多汉奸?

  • 2025-03-06 21:04:38

    [打脸]投降只是死缓,当你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一样被灭口,还留得一世骂名。不投降抵抗到底也是死,但历史评价都是正面的。

  • 2025-03-14 10:54:40

    对,清史也不至于没法定稿。

  • 2025-04-28 01:29:45

    我守他干嘛,我都过的这么苦了,都不保佑我

  • 2025-05-01 07:13:25

    为啥不投降 上一波投降小日本都死了

  • 2025-04-30 15:40:47

    人呐,苦了好几代人,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有了理想有了信念,无畏无惧

  • 2025-04-13 19:21:13

    王承恩一个太监,中国封建史里唯一一个葬入皇陵的存在,就因为他陪崇祯在煤山一起殉国

  • 2024-12-25 00:23:25

    科学解释,亚洲人基因自带的。一个外国心理学专家研究了30年发现的。

  • 2025-04-19 11:15:08

    不代表其他人,我个人觉得吧,钱,可以做军费,不能做赔款,我可以死在战场上,不能死万人坑里,到哪步了投降个嘚啊

  • 2025-03-15 15:30:12

    看过高山下的花环,看过赵蒙生的蜕变,自然能理解这些

  • 2025-03-11 02:53:06

    问题是被敌人逮到能有好果子吃吗?[笑着哭]

  • 2024-12-25 21:51:53

    杀一个敌人够本,杀俩就赚了一个。中国人抱着这种信念,哪个鬼子能敌?

  • 2025-03-10 08:58:13

    是啊,抗日神剧就是这样演的嘛

  • 2025-03-14 14:47:13

    大清就是贪生怕死,无法代表中国,看我崇祯皇帝直接上吊

  • 2025-03-15 16:41:27

    对面是解放军投就投吧,对面是日军,你不怕他们把你当马路大么?被一刺刀戳死是最痛快的死法了

  • 2024-12-26 20:26:38

    因为外国人永远不知道什么是大义

  • 2025-03-10 18:22:17

    英雄也怕死,只是他没得选。去看看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炮灰团的所以人都怕死,都想好好活着。但最后他们都成了英雄。

  • 2024-12-29 10:22:01

    投降没好果子,不管是那些内与外。。。看看西方与小日子是怎么对付俘虏的,与死了也差不多。。。内部会鄙视投降(毕竟很少是被震晕后被抓的)

  • 2025-03-18 20:18:09

    中兴大明一直是崇祯皇帝的信念,奈何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以身殉国,明亡了他只是执政能力不行个人品德私德是没有问题的,一根绳子给大明画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明亡400年,后人依然叹息

  • 2025-04-28 06:52:12

    崇祯皇帝最大缺点杀了大太监魏忠贤,却没有接收他的势力。崇祯是个好皇帝,过于仁慈,对大臣,百姓过于宽容。尤其大朝会上,朝廷各个大臣出于各种原因,争论不休要不要对陕西,青海两地发不发赈灾粮款。当时李匪闹的正凶,朝廷并无富裕粮款。崇祯皇帝最后一言定音,“寇也朕赤子”。发赈灾粮款。至于崇祯杀袁,个人认为,明朝所有镇守东北方向的一系列边境重臣,有一对杀一双,是没有错的,无论是谁,为了朝廷多拨款,为了自身地位势力安全,养贼自重,养寇自重,最后养虎为患,养出清。尤其吴三桂最后的大汉重臣,为了一句“冲冠一怒为红颜”。背叛汉,大清入关后杀的老百姓人头滚滚,此人是罪孽深重。

  • 2025-04-13 14:59:40

    小时候,我觉得我也可以 刚刚长大,我感觉好死不如赖活着 儿子出生了,我觉得我可以拼一下

  • 2025-04-30 17:43:13

    因为我们知道最后我们会赢!

  • 2025-03-17 13:24:53

    既然不投降,你们的祖宗改朝换代的时候是怎么活下来的?你们的祖宗在清兵杀过来的时候没剃发易服吗?

  • 2025-03-10 15:48:02

    溥仪访日时,要是拔出了刀,刺杀日本天皇,不管成不成功,死后谥号高低的整个:清烈帝!!!!

  • 2025-03-11 20:01:20

    死不可怕,活着要受无法想象的酷型,想死却不能死的时候才最可怕。宁死也不愿被俘。

  • 2025-04-26 10:30:30

    偷换概念你是真行,真给山东摸黑[吃瓜][吃瓜][吃瓜]

  • 2024-12-27 08:45:25

    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 2025-04-26 15:06:29

    因为史书都是知识分子写的,知识分子最看重道德,为国捐躯会浓墨重彩的!

闻所未文

:📷事情都会有两面性。🔱忘记掉那些不好的心情。